西班牙是老牌海上强国,面临着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的全面竞争,鼎盛时期已经过去,在亚洲的势力已经衰落。
西班牙在淡水和鸡笼共驻有四艘军舰,十一艘武装商船,共计二千余人,面对十几倍于已的郑家水师,根本斗志全无。
在勉强抵抗三昼夜之后,西班牙人选择投降。
郑芝龙、郑芝豹、郑芝凤率军登上东蕃岛,俘虏了岛上西班牙人和他们的军舰、商船,占领了淡水城和鸡笼城。
朱由检闻报,十分欣喜,命令郑芝龙率部向位于东蕃岛西南部的大员城和赤嵌城挺进,同时命令毛文龙部、余咨皋部、袁可立部,抵进封锁东蕃岛南部海域,截断岛上荷兰人的物资供应和南逃路线。
孙传庭、熊文灿在福建全省内征粮征饷,保障军需供应。
荷兰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南下突围,会被郑芝龙在背后追杀,如果按兵不动,与外界的联系又被全部截断。
远在巴达维亚岛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库恩,很快知道了这一消息,向明朝发出了全面战争威胁,声称将调派二十艘战列舰前来作战。
朱由检派杨嗣昌去广东,会晤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总督,以及在香港的英国海商克里斯托夫,说服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出动战船拦截荷兰战船。
崇祯四年九月二十八日,郑芝龙部、袁可立部、毛文龙部、余咨皋部同时向荷兰人发起了攻击。
荷兰人拥有十四艘大型战舰,装有远程火炮,射程达一公里,明军战船蜂拥而上,受到了猛烈的炮火打击,接二连三有战船被击中,无数水兵殒命。
战斗进行得十分艰难。
荷兰军队使用的红夷大炮以生铁或青铜铸造而成,与明军的西洋火炮相比,在远程攻击中具有优势。
荷兰战船不仅装载的火炮数量多,而且射速快,火力密集,单舰的作战能力十分强悍。
但明军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当时明军派出了一百九十艘船,双方舰船之比为14/1。
再加上明军使用了纵火船、火铳船等火攻混战战术,荷兰人最终在海战中落败。
崇祯四年十月三日,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明军攻占大员城和赤嵌城,岛上荷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
明军俘获了岛上荷军近三千人,战舰十七艘,武装商船五十余艘。
库恩调派的六艘战列舰已经走到了占城国的岘港附近海域,闻讯后返回巴达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