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皇长孙殿下之政,或可收获奇效……”
他是李斯的弟子不错,他坚持法家的理念也不错,但他不傻啊。
他能走到今天,成为大秦第一任内阁,有资格帮陛下票拟奏疏,都是皇长孙殿下的推举,没有皇长孙,就没有他的现在,没有皇长孙,也不会有他的未来。
见始皇帝的目光望过来,卓易起身道。
“皇长孙之政,必能安抚百姓,收拢民心,民无争端,心无怨愤,则可事君,可农桑,如此,可谓仁……”
听到三个人的表态,始皇帝不由眉梢微挑,眼角露出一丝笑意。
李忱、徐志和卓易三人的回答,让他非常满意。
在他看来,作为自家大孙子挑选出来的备用人才,其他的都无所谓,能不能跟自家孙子合拍,跟得上自家孙子的思路,才是最最重要的前提。
这三个人,差不多真的可以培养一下了。
李忱、徐志和卓易三人,还不知道,自己刚刚到底经历了一场多么重要的考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
对于南郡的官员来讲,这几天,很不好过。
因为,原本说好,等船和粮草到来,就启程离开的皇长孙殿下这个江南诸郡总督事,忽然就留下来不走了。
让这些南郡的官吏上下,不由人人忐忑。
毕竟,上头坐着这么一位大权在握,可以掌控自己生死的爷,谁不害怕?
那可是江南诸郡总督事!
郡守汲慕更是天天过来请安,拉着赵郢,旁敲侧击,想要知道,这位皇长孙殿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然而,赵郢没有得到始皇帝那边的回信,哪里会跟他说这个?
只能每日里,顾左右而言他,后来被唠叨的烦了,干脆拉着汲慕,开始往乡下跑,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各地占城稻的推广情况。
跟南阳郡那边不同,这边得到的粮种比较早,大多数都按时种上了,但是让赵郢比较意外的是,虽然如此,这边的百姓,种得也不积极。
这楚地的百姓,对大秦官府,普遍不怎么信任。
“……咳咳,殿下,勿怪,乡野之民,愚昧无知,等明年,这些稻子收了,他们见到好处,自然就知道殿下的苦心了……”
担心赵郢生气,汲慕轻咳一声,出声劝解了一句,赵郢笑着摇了摇头。
“无妨,这种事,本来就应该是循序渐进,让他们自发耕种,是我要求的太心急了……”
汲慕偷偷观察了一下赵郢的神色,见他确实没有生气的意思,这才偷偷地松了一口气。回到营中,赵郢又当着汲慕的面,让人召来了南郡附近的大秦说书郎。
“下吏见过皇长孙殿下!”
这些来自儒家和墨家的学徒,没想到竟然能在此处得到皇长孙殿下的亲自接见,一个个神色激动,抢着上前躬身行礼。
赵郢笑容满面地上前,亲手把前面几位年龄稍长的人扶起来。这才环顾众人,笑着道。
“诸君辛苦了,不必多礼,快都请坐吧……”
赵郢的话,让他们这些人不由鼻子一酸,险些流下泪来。
跟分到关中,又或者是河东等地的大秦说书郎不同,他们这些被分到南郡的大秦说书郎,处境很艰难,毕竟,他们的工作,就是要向当地的百姓,宣传大秦政策和始皇帝制度的好处。
而对于很多楚地的百姓来讲,谁替始皇帝和大秦说好话,谁就是自己的仇人……
受人冷眼,遭人敌视,都是轻的,关键是他们的宣传效果近乎为零,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继续坚持,然后顺道整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回咸阳……
其中的辛酸,真是不足为外人道。
对于,这些情况,郡守汲慕自然是一清二楚,此时听赵郢咨询起这个,顿时有些额头见汗,毕竟,这些大秦说书郎遭遇这种处境,他这位郡守,难辞其责。
好在,皇长孙殿下虽然听得很认真,但似乎也没有想要追究他责任的意思,而是沉吟片刻,把目光看向南郡这边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