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礼多人不怪

孑孓不独行 公交八公司 3421 字 22小时前

有了文字的华族人先祖们就告别了原始的口耳相传以及结绳记事,先辈们可以将宝贵经验和教训用文字记录后完整的传给后辈。正是因为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所以华族人才能够实现世世代代传承有序,才能前仆后继地构建上下几千年历史的璀璨文明!才能让后辈可以以史为鉴,并且屡屡破劫重生,延续华夏文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造字后的数千年里华族人的文字在丰富,在变化。与此同时,聪明勤劳的华族人也在改变书写文字的器具和承载文字的载体,笔墨纸砚就是这样被先辈们发明和发现。

笔墨纸砚的发明是为了更方便书写文字,是为了让文字可以更长时间保存!

华族人尊重先祖,尊重文字,尊重知识,尊重有知识和传承知识经验的人!附带着对笔墨纸砚也有足够的尊重和向往!

作为这个世界上曾经最为强大,最为繁华,最为文明的国家。笔墨纸砚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有的稀罕宝物,也有贫寒之家能买得起的普通货。可以说只要量力而为,笔墨纸砚处处可见!也可以说只要是有华族人生活的地方就能找到笔墨纸砚!

桑落向宗主国学习一千年多年,桑落的贵族对陆地宗主国真的非常了解,他们很知道一个读书人对长条木盒里的几样文房宝物的向往。桑落人送的这一套笔墨纸砚在陆地宗主国也属于最为顶级的文房宝物,绝不是普通读书人能够集齐的奢侈品!

其实桑落人知道长条木盒里的几样文房宝物对现在的杨三强来说已经不稀罕,但是他们确信杨三强不会拒绝这份善意!

能送得出去的礼物才是礼!

笔墨纸砚,不俗气,价格还不便宜!文房宝物当随手礼送给石油谈判的中间人,送给一个华族人非常合适!

在中国,笔墨纸砚多是以产地命名,如桑落人送的端砚,徽墨,宣纸和湖笔!当然也有根据制造工艺、技法或者生产材料命名,比如砚有澄泥砚,笔有狼毫,墨有延川石液,纸有草纸等等。

陈夫子就有一块孩童巴掌大小的石头砚台,那块黑绿色的砚台方方正正的,砚台表面的墨槽平滑微凹,边沿平滑不见多余的雕饰,只有侧面有几朵漂浮着的云朵。那块看起来黑乎乎的砚台还有一个似乎更破旧的木盒子装着,听说当年陈夫子来陈庄随身包袱里就有这个斑驳古旧的木盒。杨三强在陈家私塾读书几年,平时只见陈夫子拿出砚台擦拭、摩挲,很少用它研墨。也只有陈庄上遇到什么重大事情,比如陈地主家或者村民特意上门求字,陈夫子才会拿出他的心肝宝贝,滴上几滴水,取出墨块研磨一汪浓墨。至于清洗和擦拭砚台陈夫子更不会假于他人之手,自家老婆和女儿都不能碰,宝贝得很。

陈夫子来陈庄二三十年,教授了陈庄两代人,陈庄上下都知道陈夫子宝贝他的砚台!私塾学童都知道陈夫子的砚台金贵,家里大人也都这么说。农村孩子虽然没见过世面却也不是不懂事,知道那块黑不溜秋的石头跟自己用的砚台不是一种东西。哪怕再调皮的学童,那些个经常气得陈夫子吹胡子瞪眼,挨戒尺打手都是家常便饭的冥顽,他们敢当着陈夫子的面相互打闹,敢偷吃陈夫子家晒在门口的萝卜干,敢偷偷藏匿陈夫子的宝贝古书,也从来不敢对那个木盒子起任何心思!

杨三强也是走出家乡后才知道陈夫子的宝贝砚台的确来历不凡,真的是一块宝贝疙瘩,是名满天下、号称金不换的端砚!

端砚初现于初唐,闻名于盛唐时,因为产地位于端州而得名。

端砚石质致密坚实,温润如玉,抚之幼嫩细腻。这种只出产于端溪附近的石头花纹丰富易于雕饰,极耐赏玩。

用端砚磨墨寂寂无声,贮水不凅,不损毫,发墨快,更有呵气研墨的传说!

端砚自闻名起就被皇室选定为贡品,端州当地所产的端砚必须经由皇室进行分配。也就是说从盛唐至今的千多年历史里,至少在断续数百年的盛世里,端砚矿坑一直在官府控制之下。千年时间端溪附近陆续有几十个矿坑端砚石枯竭,开采出来的端砚一直供给历朝的皇室和达官显贵们使用,民间绝少有端砚流传。

非身份尊贵之人不能拥有的端砚是绝大多数读书人难以企及的梦幻之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有价无物的存在。估计陈夫子那小块朴实无华的端砚是陈家最为富裕和辉煌的时候流传下来的宝贝,即使家道中落,到后来陈家的生计都难以维持,陈夫子也没想过变卖这块心头好!

徽墨是对徽地所产墨的统称,徽墨制墨原料要求严苛,工艺繁琐费时,即使是最普通的徽墨价格也不便宜!上好的徽墨有色泽黑润如漆,墨汁细腻丰润,墨香浓郁,纸笔不胶黏,写字画作墨色经久不褪的特点!徽墨更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赞誉!

桑落人送给杨三强的徽墨就是添加了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等名贵材料的顶级好货。

湖笔的诞生和成名都在六百多年前,因为战乱制笔匠流落于湖州,湖笔就是湖州生产的毛笔。也是因为六百多年前的大书画家赵孟頫请湖州的笔匠制笔,而每一支新笔赵孟頫都要亲自查验,稍有瑕疵便下令拆散重制!湖笔随着赵孟頫的名声显扬于外,渐渐地湖笔再现了宣笔曾经的辉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湖笔品类繁多,有软、硬、兼之分。有书写用和绘画用之分。有兽毛、禽羽之分。有长短粗细之分。

湖笔亦称湖颖,颖就是指笔头尖端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黑色锋颖,笔工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指湖笔锋颖的长短。一支湖笔笔头上的每一根具有锋颖的毛都是在无数粗细长短不同,软硬曲直不一,圆扁各异的羊毛中一一挑选出来!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而笔料毛选自湖州一带特有的山羊,每只山羊大约只能出两三两的笔料毛,其中有锋颖的最多也只有六钱。

故而真正的湖笔价格始终不便宜!

湖笔笔工制笔有精、纯、美三义之说。精指的是工艺精湛,拣、浸、拨、梳、结、配、择、装等等几十道工序一丝不苟。纯则是制笔原料选择严格,每一只湖笔都要用千万毛中选一毫的态度选择锋颖。美则是湖笔的外形,每一支湖笔的笔杆和笔毛都要精细搭配以成形、色和谐,笔杆上再配以雕刻装潢让湖笔的精美更上一层楼。

而品论一支湖笔需四德缺一不可,四德其实是湖笔蘸墨书写时候齐、锐、圆、健四种效果。齐指笔头饱满笔毛浓厚,书写时吐墨均匀。锐则是笔锋锐尖,蘸墨书写时候不易开叉。如若将笔毛铺展开,内外之毛整齐而无短长之别。圆则是指湖笔挥毫书写圆转如意,一钩一捺皆笔墨清晰无赘!健则是湖笔需健劲耐用,笔毛有弹力且不脱散败,尽显用湖笔书写者的笔力。

因为江南发达的商业,商人将湖笔带到全国各地,让优良的湖笔得到广泛的认可,故而湖笔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桑落贵族皆修习书法绘画,近卫御家来美国出差也带着文房四宝,长条木盒里的湖笔就是他随身携带的收藏品。

宣纸顾名思义本是宣城郡特产之物,宣城出产的高级纸张皆被称为宣纸,宣纸和宣笔曾经都被宣城郡作为贡品送进大唐皇都。也是因为战争,宣城的造纸匠人也被迫移居到新地方,他们将宣纸制造工艺也带到新家园。

不过,宣纸比宣笔幸运,造纸匠在新家园使用传承制纸工艺,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特产的青檀皮为原料制造出来的纸张依然被命名为宣纸。可是,以青檀皮制成的宣纸质地硬,柔韧性不足,书写绘画时候润墨性差,只能被用作装裱托纸。经过制纸工匠不断尝试,比青檀皮更容易找到,来源更丰富的稻草被用进宣纸制造。因为稻草的加入,宣纸变得更柔韧,更适合书写绘画。

此后数百年宣纸在无数种纸张中终究占有了一席之地!

大明宣德年间,宣纸工匠陈清配比出宣纸的新配方。陈清款宣纸被选为大明皇室贡品由皇家监制,宣纸成为以帝号命名的宣德纸中的一种!

宣纸的名声从此达到顶峰,被世人尊崇,追捧!直至当下宣纸的名声依旧不损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