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是好宣纸,我想皇帝日常所用之物也不过如此了吧!
虽然有揣测皇帝用金锄头刨地,用金碗吃饭的嫌疑,但是杨三强还是不由地赞叹出声。这是在赞美他们的礼物,对面两个桑落人想必不会不管不顾的嘲笑自己。
其实以杨三强现在的能力和人脉,买得起也用得起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奢侈品。可是杨三强到底不是画师,也不擅长写字,对纸张没有更高最求,也就是能用就好!但是好东西就是好东西,触感,纹理,甚至味道都证明桑落人送的几张老宣纸比杨三强在方昭儿那看到的同样是大盛皇帝御赐宣纸更好!
上次杨三强在旧金山无意中得到一份米大家的残卷,方昭儿得到之后欣喜若狂,给杨三强的电报和信件里一直在说要找北京最好的大师修裱他的宝贝。装裱大师容易找,大师要的古纸难寻。古字画修补装裱讲究的就是同种材质,修旧如旧。好纸耐存储,几百年的古纸存世量其实并不算少,方昭儿翻遍了北京,的当铺,古玩店,字画店找到无数种北宋古纸。可惜都不是装裱大师要的古纸。要怪就怪八百年前米大家写字用纸太随便,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小作坊生产的普通货。纸张质量远远不如方昭儿案头上堆叠的大盛皇室贡品纸。那天方昭儿帮杨三强参谋来不来美国留学,书写留学利弊时候所用的纸估计能好几张宋朝古纸。
北京是连续两朝都城,是天下顶好物件汇聚之地。北京没能找到合用的古纸,方昭儿就发动他的朋友在渤津,在临海寻觅,如果不是几位字画大家朋友的劝阻,青帮方大佬就差发出江湖悬赏令!差点将一件雅事变成一场江湖事,甚至变成一场不可言说的贿赂!
直到今天方昭儿应该依然未能如愿,不然杨三强早就接到他的报喜电报。
杨三强伸出手指头模拟毛笔在老宣纸上写字,这几张百年老宣纸比方昭儿的大盛御赐贡品纸还要精美。
嘿嘿,根据我的考究,这些老宣纸应该就是大盛皇帝的御用纸,不是相对普通的皇室监制的贡品纸!
杨三强闻言有点吃惊,抬头看向对面的桑落人,自己只不过随口说说而已,其实也有对这份礼物比较满意的感谢,花花轿子人人抬嘛!
可是,桑落人没必要给自己捧哏啊!只见他翘着小指头捏着茶杯,还有一根空闲的指头竟然在摩挲着杯壁。可惜,近卫御家笑起来更是惨不忍睹!
桑落皇室祭祀神官一直由我们藤原家出任,而整理守卫皇室秘库也在大神官的责权里。作为帮手,跟随大神官进秘库也算是我们藤原家小辈人的荣幸。我就见识过很多桑落皇室秘藏宝物,比如那件天堂紫檀螺钿五弦琵琶!我还见过很多份宗主国皇帝陛下给天皇殿下的圣旨,从一千多年前天唐时代到几十年前的大盛朝都有存留!
杨三强眉头一挑,眼前这个桑落贵族竟然罕见地称呼他们的天皇为殿下,而不是陛下!
这些老宣纸的材质跟一百多年前的那份圣旨用纸相同!
信田正男端着茶杯要喝的样子,茶水从嘴边滴落,看样子他的确不知道这几张老宣纸的价值和来历。
因为我妹妹被提亲,近卫家详细地调查过这些宣纸的主人,也就是那个大盛使臣。原来那个使臣的家族一直以大盛皇帝的奴仆自居,家族世代一直替大盛皇帝打理皇室内库!这个奴仆家族里的族人入朝为官时间不长,那使臣就是那个奴仆家族位居最高之人。
哼,奴仆而已,大盛皇帝的奴仆也是奴仆!居然想求取我的妹妹,桑落一等公爵藤原家族的嫡女!
近卫御家再次说起旧事依旧觉得被羞辱,咬牙切齿,茶杯放到茶桌上都荡漾出茶水。
伽兄,莫生气,都过去了,来,我给你再添上!
杨三强提起水壶给桑落人的茶杯里添了些热水,又将糕点往他手边推了推。
所以,这几张宣纸真的可能是百多年前的皇帝御用之物!
富甲天下的皇帝对自己的财富从来是不清楚的,某些皇帝吃一颗鸡蛋要付出几两银子,某些皇帝修补袍服上的破洞要花费十几两银子甚至更多!无数座库房,无数宝物里少了几刀宣纸而已。皇帝一个人不停地写字,不停地作画又能消耗多少纸张?宣纸也不过是无数种皇室贡品纸里的一种而已!况且再珍贵的宣纸在皇家内库里也只是最最普通的东西。帮皇帝看管库房的人随便上报一个名义:“霉变”“虫蛀”“水侵”等等都可以,一刀刀宣纸就从库房里消失不见,没有谁会追究!
既然不可能再拿到更多的老宣纸,杨三强将老宣纸再次卷起放进长条木盒。
盖上盖子,挡住信田正男的眼光!这个桑落人自来熟,不见外,好在他还不好意思马上开口索要刚刚送出的礼物!
杨三强相信桑落人的判断:这几张百年老宣纸是大盛皇帝御用品!因为桑落大贵族可能比绝大多数华族人更了解五六百年来神秘东方古国发生过的某些历史真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朝修前史,这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大盛朝修撰的大明史,那可是大盛君臣持续百多年呕心沥血“精雕细琢”的成果。
可以看到无数珍藏本古书的杨三强一开始对自己读书时候发现的某些冲突之处并不在意!大盛君臣修书时肯定会美化跟自己关联的事件,其中必会用到春秋笔法,这是人性使然。
可是杨三强真没想到自己还是保守了,低估了它们。
随着看过越来越多国内的古珍藏本,还有一些藩属国的古书,甚至欧洲国家对同一件事的记录,相互对比印证之下,发现旁证跟自己认为的事实皆有偏差!
发现的旁证越多,越知道大盛君臣名修实毁,销毁的古本比修撰的更多,即使侥幸被修撰保留下来的某些书籍也多被篡改!
简直就是南辕北辙,詈夷为跖,翻黄倒皁!
兹事体大,杨三强从发现端倪后没敢跟任何人说起。两百多年的潜移默化之力非同小可,哪怕大盛朝已经不存在。只能暗中求证,独自消化。
细细想来陈夫子这样从大明到如今家族香火未曾断绝过的读书人肯定是知道某些事实真相!可是陈夫子也是只教圣贤书,只字不敢跟自己的学生说那些沉钩。
陈夫子在私塾时是严师,哪个学童没被他的竹条打过手心,杨三强的手也是被打红肿过的!陈夫子在私塾外却是一名慈祥长者,村民有求上门,起名,写字,甚至帮忙写信或者写帖子都无不应允,丝毫没有举人老爷的架子。
陈地主的大哥也是举人,那官威,那排场!他偶尔会回家避暑,在那段时间陈庄大集都得往西挪挪!不能在陈家门口摆摊叫卖,不能大声喧哗!是的,就是陈大举人老爷喜欢安静,不喜欢赶集时候的人喊马嘶。
陈庄的村民们只觉得陈夫子也是可惜了,陈夫子如果能做官肯定比陈大强,肯定会是一个清官大老爷!这些话开始是没人敢说,或者说是没人敢跟陈夫子当面说。相处十几年、二十年后村民也将陈夫子视为自己人,这些话就成为跟陈夫子聊天时候的谈资,每每提起都是唉声叹气的惋惜,仿佛比陈夫子还要可惜那个举人的功名。一直强调陈夫子这样的好人没得官做就是老天没睁眼!
一个平生只知道读书,官宦之路不得意的举人老爷在小村庄的私塾里教授村童,那是自家孩子的福分!去周边十里八乡打听打听,谁家的私塾是举人老爷私塾师?望海县城里也没有!陈夫子打自家孩子手心那肯定是孩子调皮捣蛋,学习不认真!哪怕是陈夫子偶尔酒后说几句没前没后的古怪话,就更没人会细想,想也没用,没人知道陈夫子的古怪话是什么意思。陈大不在老家,陈夫子就是这个村子里学问最深的人
杨三强的记忆力特别好,小时候发生过的事情只要愿意想都能记起。杨三强曾经听陈夫子念叨:螺丝结顶!同时想起那个消失在私塾门口廊檐下孤寂的身影。
后来才知道螺丝结顶是一处巷弄,是一个千年名城消失的地方!
这次陈地主在穿越美国时候收集的那堆破铜烂瓦,还有那些个送给杨三强的银钱都算是给了切实的旁证!越发证明杨三强的小心翼翼是正确的选择,当下这个离家万里的异国他乡也不是安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