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同型论之外,还有学习论,格式塔学派将学习论分为两类:第一类叫记忆问题的学习,指根据已有的完形解决新的类似问题的学习;第二类叫成就问题的学习,指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形成新的完形或者培养创造性思维。
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通过对所有与问题解决有关的材料进行思考与整合而构成“完形”来实现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神经通路的联系活动或者被动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习是通过对问题情境的组织主动完善与发展完形,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知觉重组是顿悟学习的核心。当学习者理解了问题情境之后,便会产生突然的、迅速的领悟。
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形成新的完形。发展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过去的经验才能获得意义并得到有效的使用。因此,创造性思维都是遵循着旧的完形被打破,新的完形被构建的基本过程进行的。
而除此之外,格式塔还有知觉组织原则,格式塔学派提出了一系列有实验佐证的知觉组织原则。
其中最为经典研究就是,似动现象了。
而这个似动现象是指当两个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十分之一秒到三十分之一秒之间时,我们会将这两个物体知觉成一个运动的物体。
在二十世纪初,得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似动现象。他发现,当人们观察一对交替光条时,可以体验到光条在一个位置和另一个位置之间移动的错觉。韦特海默指出,这是一种没有任何运动物体的运动感知,亦即纯粹的现象运动。
当然这个现象在地铁站里,地铁开动时看隧道里的广告牌就是如此,一种似动现象的原理。
而除了似动现象时,格式塔心理学家关心人们在进行知觉时是如何从背景中分离出一种明显的实体即图形。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一个格式塔,是突出的实体,是人们知觉到的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图形的东西。
当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从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值得注意的是,视觉场中的构造是不断变化的。这意味着,当人们连续不断地扫视环境中的刺激物,种种不同的客体一会儿是图形,一会儿又成了背景。格式塔心理学家用图形与背景交替图来说明这一现象。
当然这些有关于格式塔知识的认知和刘秀所得到的这个系统所奖励的格式塔意识却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系统所奖励给刘秀的这个格式塔意识却是和之前的第七次奖励的基因强化药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