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棱镜门爆发!(求月票)

“当高通芯片涨到1400,甚至更贵,卖一部国产手机赚的钱,还不如高通一颗芯片赚的钱多。”

“同样,未来的三星A屏垄断高端屏幕市场,也会涨到上千元,他们赚的钱,也比手机厂商赚得多。”

“而我们这些手机厂商,就是帮三星、高通赚钱的打工仔。”

众人面色都阴沉下来,却不得不承认,这很有可能。

高通、三星垄断高端元器件,就掌握了定价权!

王逸继续道:

“如果国内企业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摆脱打工仔的身份,想要多盈利,想要把利润都留在国内,留给国产企业,那就得全面突破!像星逸科技一样,实现芯片自研,甚至芯片自产,从而让芯片的利润保留在国产。”

“还要像三星一样,实现高端屏幕突破,将屏幕的大几百块利润,都留在国内。”

“还有镜头模组等等,想要多赚钱,都得一一突破。”

众人纷纷点头,的确应该这样!

“只有实现全面国产突破,全面替代欧美日韩巨头,那才能将利润留在国内,才能摆脱给外国巨头打工仔的身份,才能停止帮他们赚钱,变成帮我们自己赚钱。”

王逸继续道:“那么问题来了,一旦我们国产突破,全面取代国际巨头的元器件,将利润留在国内,那么高通、三星、索尼等国际巨头,利润就少了,收益就少了,甚至有些巨头就会破产。”

“道理很简单,蛋糕是有限,我们吃的越多,他们失去的越多,最终饿死,破产。”

“这一点,欧美日韩都接受不了。”

“为此,他们会发起科技战,全面封锁我们,打压我们,遏制我们崛起。”

“让我们继续做他们的打工仔,继续给他们赚钱,帮他们打工。”

“为此,他们会用各种手段打压我们。”

“比如某芯片公司实现技术突破,研发出卓越的手机芯片,由台积电大量代工。该公司的芯片性能超越高通,价格比高通、三星还便宜一些。从而抢下了高通、三星的大量客户和订单,赚得盆满钵满。”

“而高通、三星订单量和利润双双锐减,损失惨重。”

“这让高通很是愤怒,开始出手打压该芯片公司!”

“但正当的商业竞争,他们不是对手,又会如何做?”

现场一位教授开口:

“正面竞争打不过,他们会用特殊手段。”

“没错,这就是对方典型的套路,屡试不爽。

调查一段时间,就会用莫须有的罪名,封杀该国产芯片企业,限制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企业为他们代工!”

“没了代工,该国产芯片巨头研发的芯片再强大,也没法量产,那就彻底完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现场气氛有些压抑,众人陷入一片沉默。

可也有人质疑:

“他们会这么乱来吗?还有台积电、三星会听吗?”

王逸笑了:“他们会不会乱来,我想大家都清楚。这样的事情,可是一直在发生。”

“至于台积电、三星会不会听?那是肯定的。哪怕是台积电也用了美帝的大量核心技术,若是敢不听,他们能把台积电一起制裁。至于三星,更不用说,大股东都是美帝财团。”

众人纷纷点头,王逸继续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突破封锁。该企业奋发图强,把所有其他业务赚的钱,都投入到了芯片生产工艺研发,投建晶圆厂,购买设备……”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该芯片公司实现了高端芯片自产。”

“即便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都不给代工,但是该芯片公司可以自研自产!”

现场众人都笑了,恍然大悟:“这个某企业不是别人,正是星逸科技啊!”

“是啊,也只有星逸科技实现了28纳米工艺,能够量产28纳米芯片,否则根本扛不住这种封杀!”

“没错,星逸半导体实现28纳米芯片自研自产,28纳米的封测技术都突破了,想要封杀都难。”

王逸却是叹了口气:“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该企业实现28纳米芯片自研自产,眼看在芯片生产环节封杀不了,就会低头认输?就会放弃封杀?”

“不,绝对不会!”

“相反,他们会更加变本加厉。”

“既然芯片研发和芯片量产对方封杀不住,就会转向从晶圆层面进行封杀,比如大硅片渠道进行封杀!”

“最简单的,12英寸大硅片是12英寸晶圆厂的基本材料,也是生产芯片的基本材料。”

“目前我们还无法实现12英寸大硅片自产,只能从欧美日韩进口。”

“一旦对方封杀了12英寸大硅片,不但该企业的芯片无法生产,所有12英寸的晶圆厂都得停摆!”

闻言,众人齐齐色变,气氛都压抑到了极点。

这种事,太容易发生了。

一旦开启科技战,一旦封杀12英寸大硅片,内地所有晶圆厂都凉了。

王逸继续道:“不过该企业依旧不服输,继续投入巨资,进行研发。”

“大硅片技术虽然难,经过几年研发,也突破了,实现了大硅片自产,再度打破封锁,继续进行高端芯片自研自产。”

“但欧美同样不会放弃,眼看大硅片封杀不住,他们会继续加码,会对光刻胶进行封杀,28纳米工艺需要的高端光刻胶我们也是技术空白,也完全依赖进口。”

这下,整个会议室所有人都皱起眉头。

这些高精尖行业的突破,都很是艰难。

否则也不会到现在都处于空白状态。

王逸叹了口气,继续道:“即便再过几年,我们高端光刻胶也突破了,后面还有EDA工业软件的封杀。”

“一旦对方对EDA工业软件进行限制,我们的芯片生产也得停摆。”

“这个东西很关键,我们都在用欧美的EDA工业软件,他们想停止给我们授权,我们就得悲剧,这毫无疑问。”

“为此,EDA工业软件,我们也在研发,试着进行突破。”

“即便光刻胶和EDA工业软件都实现了突破,都实现了国产化,他们还有大杀器——光刻机。限制我们进口高端光刻机。”

“这一步,星逸科技实在束手无策了。”

“光刻机,数万个上下游产业链,每一个都是尖端产业,星逸科技再强大,也不是神,做不到数万个尖端产业全部部署,并且全部达到国际一流。”

“这是神话,一个企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所以,一旦对方发起科技战,对我们全面封杀,我们很难有招架之力。”

“为此,我们只能提前囤下一些光刻机。”

“但可惜,现在买的都是旧款DUV光刻机,最新的1970i光刻机,很难买到。这些旧款光刻机28纳米可以用,20纳米也可以用,但未来到了10纳米以下,那就用不了。”

“想要做到7纳米,需要多重曝光技术,并且要最新的1970i光刻机。”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买的这些光刻机,最多能撑到10纳米工艺,五六年后,欧美会进入7纳米以下的节点,那个时候,我们还会落后。”

“想要达到7纳米,除非我们实现国产高端DUV光刻机突破。要想做到7纳米以下的尖端工艺,需要突破EUV光刻机。否则我们完全没有胜算。”

“但不管是高端DUV光刻机,还是EUV光刻机,都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做到的。甚至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做到。”

“所以这场科技战,我们难以取胜,最多通过一系列反制措施,让对方也付出惨重代价。”

王逸越说,面色越凝重。

一屋子人也神色复杂到了极点。

他们如何不知道,王逸根本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实打实地存在问题!

赵老开口道:“王董,那你觉得如何才能实现高端DUV光刻机突破和EUV光刻机突破?”

王逸回答道:“光刻机有数万个高精尖产业,想要突破,需要两个大前提。”

“第一个大前提,需要全产业链!”

“这一点,目前只有我们具备全产业链。”

“但全产业链只是开始,还需要第二个大前提,那就是数万个上下游产业链,很多都是高精尖产业,都要全部布局,甚至要做到业内领先。”

“尤其是EUV光刻机,需要的光学镜头,目前只有蔡司能做到,其他的都实现不了。还有EUV光刻胶,目前也只有霓虹国能做到。”

“而我们要追赶,就只能全产业链布局,全产业链突破!”

“数万个上下游产业链,全部达到全球顶尖,这才可以。”

“这场科技战,在所难免,甚至很快就会上演。”

“而我们星逸科技,就是对方想要扼杀的第一个目标。”

“但不管对方如何封杀围堵,我们都不会轻言放弃,更不会低头。”

“相反,我们会奋发图强,抗争到底。”

“他们封杀,我们就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突破!”

“不管是高端芯片工艺,还是大硅片,高端光刻胶,EDA软件,我们都在布局,都投入巨资进行一系列研发。”

“虽然道阻且长,但长远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总有希望突破。”

“但是光刻机领域,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做不到。”

“好了,此次报告到此结束,感谢诸位领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