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芯片大战爆发,高通亮剑!(月票加更))

哪怕短期内用不到,也都抢着下单,就怕下单晚了,发货晚,耽误事。

一下子多了7000万颗芯片大单,又是205亿入账!

20瓦的快充芯片模组,一套三颗芯片,总共130元!

比起上一代的10瓦快充芯片,充电效率翻倍,但价格只涨了30%。

对于这个加码,各大品牌都很满意。

20瓦快充是垄断性技术,哪怕星逸科技卖150元一套,各大品牌都得买。

但王逸只卖130元,自然没意见。

7000万套快充模组,2.1亿颗芯片,再度入账91亿!

两者加起来,单是国内这些手机厂商,就给王逸送了296亿!

只能说半导体投资那么多,也是有些回报的,虽然回报慢,但来日方长。

而且这只是开始,后续其他品牌未必不会继续下订单。

最简单的,海外手机厂商,会不会也跟着考虑鲲鹏芯片?

至于20瓦快充的潜在客户,那就更多了。

垄断性的技术优势下,三星、LG估计都淡定不住。

上一代的10瓦快充,三星、LG、索尼可是都没少下订单。

如今20瓦快充,继续迭代,继续领先,三星、LG、索尼大概率也会继续下单。

安卓手机一直很卷,友商都是星逸快充20瓦,三星、LG、索尼整个高通12瓦,肯定会被用户骂。

而且高通的快充也不便宜,一套高通快充模组,三颗高通芯片,也要110元。

还不如直接加20元,上星逸快充20瓦模组。

为了省下这20元,导致四五千的旗舰手机滞销,真划不来。

大概率也会纷纷下单,哪怕用星逸科技的快充芯片+高通/三星的处理器。

对此,王逸信心十足。

果然,索尼总部,一场激烈辩论开始了。

“之前我们打算购买骁龙800SOC,购买高通的12瓦快充芯片,可现在看,明显还是星逸科技的鲲鹏902SOC强大,20瓦快充更好。”

“我不这么认为,星逸科技的20瓦快充很好,可以买。但是鲲鹏902SOC意义不大,需要在64位系统、64位应用下,才能发挥作用。”

“而安卓系统还是32位的,上902SOC也没意义,其实继续用高通的骁龙800也挺好的。”

“对,我们之前一直和高通合作,现在突然转变阵营,后果很严重啊。”

“你们格局小了。别看现在的安卓系统还是32位,发挥不出64位优势。但明年呢?”

“如今星逸科技和苹果都推出了64位系统,明年安卓大概率也会跟进64位系统。我们明年的新旗舰用鲲鹏902就能发挥出64位的优势。”

“没错,64位的噱头很足,提升也很大,若是友商都是64位,咱们还是32位处理器,明年肯定滞销。”

“更关键的,鲲鹏902的价格和高通差不多,还有调教服务,这些都是高通比不了的。”

“何况星逸科技的20瓦快充芯片遥遥领先高通,和鲲鹏902SOC兼容性更好,完全更值得。”

“我听说,星逸科技正在搞主板组业务。”

“主板芯片组业务?什么意思?”

“就是说,今后星逸科技直接提供主板组设计服务,鲲鹏处理器+星逸快充模组+星逸科技的蓝牙、wifi、射频、收发等等,整个芯片组业务,从产品到设计方案,全面提供!”

“卧槽!若是如此,那手机的研发难度岂不是大大降低?手机的研发周期,也会大大缩短?”

“没错,就是如此。手机研发最难的就是主板芯片组业务,一旦星逸科技推出这项业务,直接给我们解决了从主板芯片组的设计到供应到后期调教的整套方案。我们根据星逸科技的主板组做加法,研发镜头、电池、屏幕等其他模组,一部手机就出来了!”

“届时,手机的研发总周期有希望从现在的半年,降到三个月,更新换代周期有希望将降到四个月!”

“那简直是整个手机行业的革命啊,尤其是中低端手机,三四个月更新一款,那太效率了。”

“星逸科技太强了,就冲这主板芯片组业务,我们得坚定地选择星逸科技。”

“我也这么认为,高通只是芯片研发,星逸科技是芯片研发+芯片量产+主板组设计,简直无敌了。高通根本比不了。”

“而且我们和星逸科技有很多合作,星逸手机用我们索尼镜头模组,我们用星逸科技的芯片模组,礼尚往来,很好。”

“我也这么认为。”

“那好,咱们的新旗舰,就换芯星逸科技的鲲鹏902SOC和20瓦星逸快充2.0模组!”

“附议,投票吧。”

经过短暂地投票表决,以18:5:3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这一提议。

“12月份,我们将发布搭载鲲鹏902SOC、星逸20瓦快充、星逸按压式指纹解锁+2070万像素的索尼SonyXperiaZ1,明年一月份上市。”

索尼手机总裁信心满满。

当天,索尼就联系星逸科技,下单了1000万颗鲲鹏902SOC和1000万套20瓦快充模组。

至于按压式指纹模组,之前就下单了。

这年头的索尼手机,还是很抗打的,尤其是SonyXperia系列,销量都在全球前十。

直到骁龙810翻车之后,又被国产严重冲击,把索尼给送走了……

“索尼也下单了?”

王逸兴致盎然:“咱们鲲鹏处理器的国际化,开始了!”

果然,霓虹国在心里是不服老米的。

尤其是霓虹国的半导体,原本如日中天,压过老米。

结果老米一出手,直接把霓虹国干崩了,逼着霓虹国不得不放弃半导体。

这些事,霓虹国巨头都是切肤之痛。

哪怕表面上走得近,心里也是二五仔。

这不,一有机会,索尼就倒戈了,选择鲲鹏处理器。

对此,王逸双手欢迎:“作为礼尚往来,咱们也订购一批索尼的2070万像素的镜头模组。”

朱长林吓了一跳:“董事长,X1要激进地上2070万像素吗?”

王逸思索道:“索尼2070万像素的镜头模组,初期产能肯定不会太大,他们自己用没问题,若是咱们也全部搭载,索尼都扛不住。”

“是啊,索尼旗舰手机年销量也就一两千万台,咱们可是大几千万的销量,索尼2070万像素镜头模组,肯定供应不上我们。”

王逸点点头:“鲲鹏906研发得怎么样了?”

“很是顺利,预计11月初可以流片,明年年初量产,没有问题。”

鲲鹏906不是在鲲鹏902研发完成之后才开始的。

相反,两者几乎同步研发。

乔治团队研发鲲鹏902的时候,王逸就让张潮带着另一个团队,研发鲲鹏906SOC。

只是鲲鹏906的研发难度更大,因此比鲲鹏902SOC多了近半年的时间,用了将近一年半,也算该有产出了。

“很好,那咱们星逸X1就出两个版本,标准版用鲲鹏902SOC+1600万后置像素+3500毫安电池,主打轻薄,尺寸做到5.3英寸。”

“pro版采用鲲鹏906SOC+2070万后置像素+4000毫安电池,尺寸做到5.7英寸,主打超性能!”

王逸很是清楚,用户多花了钱,上pro系列,那就必须有区别,尤其是视觉区别。

若是pro和标准版都是一样的尺寸,没法直观地分辨出来,那Pro用户的钱都白花了。

再加上全面屏,导致5.3英寸的星逸X1,比5.0英寸的xphone3只大一点,也就不用出5.0英寸的小屏了,直接5.3英寸起步。

“好的,董事长,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最终方案来做星逸X1。标准版不用动,还是X1的原设计。Pro版本要再修改一下,时间可能晚一点。”

“没事,星逸X1和星逸X1pro,都放到明年三月份发布就是,不着急。xphone3和xphone3plus今年9月份才上市,怎么都得热销半年,再出新款。”

王逸说着,话锋一转:“接下来的关键,还是明年年初的全球化布局,专利收购要加速,尽快搞定。海外门店,渠道,等等,都得加速布局。明年三月份之前,这些都要全部搞定,三月1日直接发布星逸X1和星逸X1pro,正式开启全球化之路。”

“好,包我身上。”朱长林应道,很是清楚,明年除了米国之外,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会全部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