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们这个动作倒是学得挺快,齐刷刷地举起右手到头侧行了军礼。在他们的对面,是正在以四列纵队向营外开拔的民团部队。他们出营之后就会直接在鹿回头半岛的码头登船,然后前往香港岛。
不过新兵们所不知的是,这支开拔中的民团部队并不是去轮换当地驻扎的同僚,而是将在那里暂时驻扎一到两个月之后,就直接前往福建,准备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
而之所以要先在香港岛驻扎一段时间,主要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引起了十八芝的注意,而这样分期分批地将参战部队一点一点地调往福建,既可以掩人耳目,也可以让部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适应福建当地的气候、饮食等等环境条件,在开战之前尽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了鹿回头半岛的陆军基地之外,类似这样的小规模部队调动,在海南岛各地都在进行着。军委的行动方案是尽可能地安排有作战经验的部队参与年内在福建的军事行动,而一部分去年入伍的新兵将会在开战期间挑起护卫海南岛的重任。至于说目前刚刚进入军营报到的这批新人,大概到开战的时候也能像模像样地驻扎到地方上服役了。
同一时间,香港岛镇南港。
原本车水马龙的港口小镇,如今随着商人们的搬迁撤离,已经变得安静下来。目前所有的商家都已经将自己的商铺迁到了北边的铜锣湾,那里有商务部主持兴建的贸易区,其开发规模将会远远超过地域狭窄的镇南港,并在未来成为珠江口海域最为重要的贸易港口。
镇南港分属于多家商行的铺面、货栈、旅馆等等设施,也正在进行有序的改造,民团已经将本地的房产全部征用,这些房舍经过改造之后,将会作为部队的营房、仓库来使用。而镇南港加上鸭脷洲的驻军规模,也将会很快突破以前的纪录,在1632年的第一季度,军委打算将本土调集的两个加强营的陆军和一支由十五艘船只组成的舰队部署在这里,驻军估摸将达到三千人上下。
为了能够让部队顺利驻扎,广东办事处上上下下也都开始忙碌起来。除了粮食可以从海南岛运来之外,其他大部分的生活物资都需要在大陆地区就近采买以节约成本。不过好在海汉的采购从来都是大宗买卖,倒也不会有人察觉到近期从驻广办开出来的采买清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广州城外珠江码头,海汉海运部下属的几艘商船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将采买的各种物资运往镇南港。此外还有数十条合作伙伴的商船,分不同批次穿梭在三亚与镇南港之间,偷偷摸摸地向镇南港运输那些连船员都不清楚内容的作战物资。
1632年2月4日,大明崇祯五年正月初四,立春。
金门岛西侧的海汉专属码头迎来了一支没有任何旗号或者身份标识的船队,船队靠岸之后,从船上鱼贯而下的全是清一色的青壮男子,而且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硕大的帆布行军背囊。这是首批抵达金门岛的参战部队,由一个两栖作战连和一个炮兵连组成,共计四百余人。而随着这支部队的抵达,也就象征着海汉针对澎湖的作战计划正式地拉开了帷幕。在之后的两三个月当中,还将会有至少两到三个整编加强营的陆军,以及两支以上的海军舰队抵达这里。届时在经过休整之后,军方便会寻一个海况较好的时期,发动对澎湖十八芝老巢的作战。
而除了海汉的参战部队之外,福建官府也在暗中调遣省内的精锐部队向漳泉两州集中。虽然大明官军的战斗力比不了海汉民团,但作为协同行动的盟军,福建官府也将派出至少三千人以上的兵力参与这次作战,而许心素亦是将这次攻打十八芝的行动看作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毕竟只有在这样的实战当中,自家的部队才能最大限度地学到海汉人作战思想的精髓。许心素甚至早在去年就开始组建军事观察团,将手下军中的年轻才俊几乎尽数都编了进去,就等着开战时把这些年轻的军官派到海汉民团军中,近距离地学习海汉人是如何指挥作战,以及应对战场上出现的各种局面。这样的一场战役打下来,大概比他们到三亚去留学几个月还要管用得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