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元眉头一皱道:“我也管不了国防部的事,总之是先把人要过来,如果国防部能吸引他们去参军,那我也只能认了。”
刘尚听了这番对话,心里却颇不是滋味,这些海汉高官所谈论的兵源,那可都是大明的子民,只不过现在大明状况不佳,对于已经被后金占去的辽东地区无法顾及,只能放任当地的汉人被野猪皮奴役。如果朝廷要是有余力能向海汉这样给辽东汉人给予一定的帮助,甚至是从中招募兵员,筹建军队反攻辽东,或许也能缓解九边重镇的防御压力。
可惜这样的想法也只能存在于刘尚的脑海中,他并不知道朝廷不采取这类措施的原因究竟是政治因素还是经济问题,但堂堂大明办不到的事情,这南海边陲的海汉国却已经在实施之中。而且人家还嫌从辽东迁出汉人的速度太慢,以至于军队招不够所需的辽东兵员,这就真的非常尴尬了。
大明的子民,还需要靠别国军队来救,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刘尚简直都不能想象,朝廷上那些高官们如果得知海汉在辽东地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心态会不会彻底爆炸。反正刘尚自己的心态是有点绷不住了,除了对海汉的移民壮举自叹不如,刘尚现在甚至都生不出多少搞破坏的心思了。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能量有限,即便是搞一些破坏工作让海汉的脚步迟缓那么一会儿,也很难让大明抓住这种时机扳回已经十分巨大的劣势。
到底怎么做才是对大明最为有利的选择?这个问题最近在刘尚脑海中反复出现,却始终没有想出一个可靠的答案。他一路行来亲眼看到了太多海汉先进的地方,有些大明可以模仿,有些却根本摸不着头脑,但刘尚觉得这些看得到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造成两国发展现状差距的根本原因。这种迷茫让他非常痛苦,甚至已经开始怀疑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是否真的有意义。
对于一个需要长期潜伏在敌国的情报人员来说,一旦心理上出现动摇,这种状况就非常危险了。刘尚在来海汉之前也曾接受过各种特训,他自认心理素质相当不错,而且对于大明的忠诚度也毫无瑕疵,但真正到了海汉见识了这个新兴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之后,刘尚的心理还是不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一开始坚信自己的使命,到现在对大明的某些重要决策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这样的想法其实已经是违背了他的职业准则。
刘尚其实自己也清楚目前的脑子里的很多想法都是大逆不道,可又忍不住要往这些方面去思考。他已经意识到要靠台面下的手段解决海汉政权已经是不可能了,而战争又无法确保大明能够获胜,真正可行的方案,就是让大明尽快重振雄风,从国力上压倒海汉,到时候不管是贸易制裁还是军事手段,大明至少都还能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办法,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无奈。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效仿海汉,可海汉的这些社会制度在大明根本无法实现,这真是很让人绝望的一件事。刘尚在闷闷不乐中跟着队伍完成了对这个集体农场的考察,而邱元与于小宝关于辽东移民的讨论也无果而终,不过于小宝还是将邱元的要求记录下来,至于执委会会不会因此而调整移民配额,给海口市更多的北方移民,那就不是他所能影响的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