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等额尔赫动手,雨水便与新的消息一同回到了这里。自己派出去的侦骑马队发现此次海汉动手脚的地方还不止那一处,中路和西边渤海海岸上也显现了海汉军的身影。额尔赫就算再怎么迟钝,也能察觉到海汉这次的动作可不是什么故弄玄虚的佯攻了,而是真在打金州地峡的主意了。
在冬天到来之前,后金以皇太极为首的高层一直都认为海汉不会真正攻入辽东,哪怕明知海汉已经与皮岛明军结成同盟,他们仍然认为海汉不会亲自下场,顶多给皮岛提供一些军事援助,让沈氏叔侄在黄海地区充当马前卒。因为无论怎么想,海汉跑到辽东与后金开战,都是一件毫无益处的事,毕竟海汉跟大明连正式的外交关系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为了大明拼死拼活显然并不符合海汉的利益。
但后金这种草莽出身的政权,其掌权人物显然无法理解海汉这种追求制海权的国家在发展海外殖民地方面的考量,更想象不出海汉要夺取金州地区的战略目的是为了控制黄渤海地区的关键航道,而并非只是要不要帮助大明抵御后金那么简单。退一万步讲,这地方就算仍在大明手中,海汉也会想方设法在这里圈出一块地来据为己有。
所以海汉要攻打辽东半岛南端的金州,其实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发展的战略考虑,在此过程中顺手敲打一下后金,替大明松一松套在脖子上的绞索而已。后金无法理解海汉的这种战略,自然也就对入冬之前的那一波攻势缺乏充分的准备,被海汉军直接拿下了旅顺,获得了在辽东的第一个立足点。
海汉将时间和节奏掐得极准,打下旅顺之后没有给后金留下太多组织反攻的时间,便又在大连湾发动了一波佯攻,让后金已经南下到旅顺附近的部队瞻前顾后,最后不得不主动回撤,放弃了在入冬前夺回旅顺的打算。
这口气后金憋在心头,自然要等到开春之后跟海汉好好算算账的。但海汉显然也并没有就此安分下来,反而是率先发动了新年的第一波攻势。
额尔赫不得不派人通知北边的复州、盖州,加快部队调来金州的速度。尽管各方面都予以了配合,但海汉的攻势还是快上一步,率先在渤海海岸夺取了后金的一处高地据点。而根据额尔赫目前所收到的消息,海汉军这次至少是兵分三路发动攻势,可谓来势汹汹。他认为不能坐等对方三路部队会合之后推进到金州地峡的要塞防线才开始有所反应,而是要趁着对方尚未会合的时候,尽可能争取打退甚至是消灭其中一路,如此才有机会战胜海汉的这一波攻势。
尽管额尔赫对于海汉的排兵布阵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他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却与海汉军方不谋而合,也是选择了西路军这处被海汉夺去的高地作为突破口。
额尔赫认为,海汉占领这处高地距离金州地峡防线最近,造成的威胁自然也是最大。而后金对这个地方的地形状况较为熟悉,要凭借兵力优势将其夺回也不是不可能。入冬前海汉从大连湾登陆攻打金州地峡,当时也是占据了一处废弃村落与后金军对战,但最终还是被后金军赶回了海上——至少额尔赫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既然能够将海汉人赶出去第一次,那额尔赫相信就能办到第二次。如果能从海汉手中夺回这个高地,那么从其东侧平原发动进攻的海汉军也必然会有所忌惮。趁着对手几路部队尚未会合赶紧动手,夺回这处高地的几率也会大一些。
于是额尔赫没有再等北方来的援军,在金州要塞点了三千兵马,便径直往西路军占的这个据点扑来了。
不过额尔赫也不是顾头不顾尾的莽撞之人,他出发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敌人既然已经占据了先手,那必然会在高地据点针对己方可能展开的反击有所布置,行军期间也是小心翼翼地派出大量骑兵在外围侦察敌军动向,以防还没到地方就先被对方给打个半路埋伏。
大部队是没碰到,但海汉游骑倒是在途中零星见到了一些。额尔赫收到报告之后反而安心了不少,因为这说明海汉军的主力出于某些原因依然没有北上,那么应该就还没有完成会合,己方仍有机会夺回失去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