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有赚有亏
如果真要不计成本地实施手段,海汉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搞定这些碍眼的土坯堡垒,比如用臼炮发射汽油弹到堡垒里采取火攻。但问题在于海汉在台湾经营的出磺坑油田产能有限,而且用原油炼制汽油的工业成本居高不下,偶尔为之的作战任务还行,但要用这种方法作为常规攻击手段,烧钱速度会远远超过执委会的承受力,钱天敦不用打报告发去三亚申请,在主管工业的白克思这里就过不了关了。
按照白克思的说法,出磺坑油田产出的原油都已经规划好了具体的用途,而用其炼制的各种深加工产品更是不可轻易动用的战略储备。军方想调用这些资源,倒不如再想想别的招比较实际一点。
钱天敦当然也还有别的一些备选作战方案,不过他不打算马上就在战场上使用。趁着耿仲明这段时间老老实实修堡垒,不敢派出军队对地峡防线施加压力,海汉这边正好先调集兵力从海上绕到敌后去搞事情。
海汉军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机动能力强,利用大范围的兵力调动来让后金的防御重点无所适从,便是钱天敦和王汤姆议定的下一步作战方向。耿仲明再怎么厉害,他的部队也只能守住一处地方,而后金占领区的海岸线可远不止金州地峡一处,海汉舰队只要稍稍下点工夫,在北边便能一捅一个窟窿。等其后方乱了,届时再看皇太极还能不能受得了耿仲明这种步步为营的慢节奏战法。
大明、朝鲜、海汉三国议定结盟之事,虽然在各自的阵营中都只有少数高级官员知道,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海汉军方和安全部再怎么防备,终究也还会有相关消息通过别的渠道传播出去。比如后金虽然暂时没办法向海汉官场内部进行渗透,但在大明、朝鲜两国却是部署有不少耳目,而这两国的情报管控机制可就没有海汉这么严密了,结盟相关信息的流出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然了,即便后金这个时候获知了三国结盟的消息,再要有所反应也已经为时已晚。即便是三国之中军事实力最为羸弱的朝鲜,那也并不是风吹就倒的弱者,后金要组织起一次能够让对方放弃结盟打算的全面攻势,至少得调集数万军队参与作战,而等这头准备好了,起码也是好几个月的之后的事情了。那时候三国结盟的协议估计早就签署完毕,再对朝鲜动手只会引来另外两国的出击。
大明倒也罢了,后金巴不得明军能离开关隘城池主动出击,但谁也无法忽视海汉军的存在,如果对朝鲜的攻击有可能会招来海汉的报复性攻势,那不管是前线的带兵大将还是坐镇盛京城的皇太极,大概都不愿见到这样的状况发生。
留给后金翻盘的操作空间并不大,如果开口威胁大明和朝鲜解除与海汉的盟约,那就更会暴露其心虚的一面,只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倒不如指望这两国国内的反对声音,毕竟结盟这种事可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得利,甚至还有不少人会因此而利益受损。但这些客观阻力虽然存在,却也不是后金所能操控的,多半也就只能静观其变而已。不过对于身处其间的人们来说,这个由海汉主导的三国联盟,所将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法忽视的。
兵部侍郎金尚宪的队伍在六月中旬回到了京城,入城一天之后,这事情的消息就已经由某些特殊的路子从兵部传出去了。三天之后,经过了验证的消息被送出了京城,经私人渠道传往江南沿海之地。
之所以是传往了江南而非与后金接壤的北方,是因为递送这些消息的人对于大明今后面临的北方战局变化并不是那么在乎,其利益所在处是江南而非塞北。海汉主导的结盟协定虽然表面上看似以军事目的为主,但实际上还包括了建交、通商等方面的内容。而一旦大明正式对海汉开放通商,那必然会对沿海地区现有的商贸体系形成较大的冲击。那些原本依靠通过走私渠道垄断经营海汉商品的大商户,就将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即便是已经通过招商活动拿到区域代理权的少数关系户,也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这方面政令的影响,跨国贸易的利润水平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滑坡。
当然了,在朝廷没有正式公布之前,这种消息即便出了京,也仍然还只是在极小的圈子里传播。就连州府一级的官员,也未必能有渠道接触到相关信息。而能够在这个时期接触到这些秘密消息的人,几乎都是利益相关方的头面人物。
京城来的消息在六月底抵达了杭州城,由某位行商模样的信使在入夜之后送入了杭州知府何冠之的府邸内。何冠之在确认了消息内容之后也是十分震惊,打发了信使之后,立刻将自己所雇请的几位师爷全都请到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