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葬于高陵,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公元226年6月29日,曹丕病发,驾崩于洛阳,终年40岁,临终之时传位于曹叡,托孤于司马懿。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自此,司马懿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已无对手。
公元238年,司马懿奉诏刚刚平定割据辽东、自立为燕王的公孙渊,边境安定。
出征之时,天子曹叡命司马懿得胜后不必班师回朝,只需率军直往关中,镇守曹魏西大门长安,以保曹魏社稷安稳。
司马懿此时虽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却也是对曹魏忠心耿耿,待平定辽东后,就即刻依了皇命,直奔关中而去,不日,便途径白屋。
司马宣公遍观白屋,只见此地北依太行,南眺黄河,东接司州汲郡,西临壶关陵川。
境内山水相依,奇险秀幽,太行精华,绝壁万仙,百泉胜地,瀑布幽谷,胜似江南。
司马宣公观毕不由赞叹:“果是养兵的好去处!”
恰此时司马宣公刚刚经历大战,且又连续多日行军,不觉军疲马乏,今见如此好的养兵之处,不由赞叹,赞叹毕,便又言道:“全军应于此处休整几日当好。”
此时边关安定,京师安然,在如此好的去处休养几日,在司马宣公看来,也未为不可!
即刻传下命来,安营扎寨,停军歇马,就于白屋休整。
是夜,司马宣公坐于中军帐案前夜读兵书,回想往事,不觉感慨万千,感慨之中,忽想起当年民间遍戏之言:死诸葛惊走活司马,心中不由郁闷,郁闷之时,便就起身,跺出帐外。
帐外,清风习习,夜朗星稀。
司马宣公站于习习清风之中,不觉又生慷慨之情,慢慢抬头,仰望夜空,以观天象。
这是司马懿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当晴空夜间便观天象。天文地理,行军打仗之事,已然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此时西方,只见心宿正在闪烁,在其旁,有一颗星,却是忽明忽暗,一动不动。
司马宣公看到之时,不由一惊,即刻低下头来,用力揉揉眼睛,然后定睛再看。
不错,夜空之中,遥在西方,心宿确是闪烁,而旁边之星确是忽明忽暗,一动不动!
司马宣公蓦然惊到,不觉身体颤抖:“不好,荧惑守心之象,大凶之兆!”
司马宣公本刚生慷慨之情,今见如此天象,陡然忧心,然而他知道,此等大凶之兆若果此时说了,只怕于军于国不利,更何况所兆之凶不曾出现,便就是谣言惑众之罪,罪大莫及。
此等事,只得放于心中不言当妥。
司马宣公抬头再看看星象,已是忧心忡忡。
忽的又起一阵风,直吹的司马懿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夜,有些凉了,司马懿忧心忡忡的又跺回军帐之中,重坐于军帐案前,翻开案上兵书,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了,星象之事在心中久久挥之不去,思来颇为压抑。
司马懿身体附于案上,抬手托着自己额头,陷入沉思之中,神态不由慢慢恍惚起来。
恍惚之中,司马宣公做了一个梦。
梦中,司马宣公不知身在何处,隐约似乎是在洛阳皇宫嘉福殿中,又似乎不是,然那场景却似乎又那么熟悉。
模糊之中,司马宣公只觉得自己坐于榻上,当朝天子曹叡却是缓缓走过来仰卧于司马宣公两腿之上,步态身形似乎有不妥之处。
待天子仰卧毕,轻声呼唤司马宣公:“爱卿,只管俯视朕面。”
司马宣公哪敢动,心惊不敢俯视。
只见天子曹叡却是又连连呼唤:“爱卿,只管俯视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