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规定了各级官员升迁的管理权限,那就是以后对于主官的升迁,上一级主官有建议权,决定权在上两级主官那里,也就是说对于乡长职务,县令有推荐权利,而决定权在州衙,同理,对于县令而言,刺史有推荐权利,但是决定权在府衙,而刺史的决定权,就在内阁,府尹的决定权在皇上。每一任主官任职最多为五年,五年以后,要么升迁,要么需要再其他地方任职。
其他官员,则是上级衙门可以决定,然后报吏部备案即可。
在圣旨中,规定了正三品以下的官员的最大年龄为六十岁,也就是六十岁以后,官员必须退休,而且朝廷会一直给该官员发放退休金,虽然不多,但是足够生活,而三品以上的官员,年龄为六十五岁,如果超过,则必须退休。另外,内阁成员最多担任十年,如果十年以后,还没有超过六十五岁,则同样必须退休,或者担任没有实职的荣誉官职。
另外在圣旨中,还说了一些官员升迁的一些硬性规定,主官不得在原籍地方任职,不得原地升任主官,必须跨区域升任主官等等。
圣旨下达以后,众人开始议论纷纷,他们通过旨意,也知道了一个大概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以后想要更好的升官,则必须在地方上面担任主官之职。
在早朝的时候,还当堂决定了内阁成员,左仆射为范质、右仆射王溥、中书令魏仁浦、门下侍中王朴、御史大夫由御史中丞张永德升任,再加上枢密院枢密副使,也就是太子郭宗宜,组成了第一届内阁成员。由于这是第一届,所以就不必遵守那些规定,直接由郭荣任命。
朝廷的旨意很快就下达到了全国各地,一下子就引起了沸腾,大家都看出来一地主官的巨大作用了,原先没有人愿意去的偏远乡,偏远县,都成了香饽饽。
不管其他的官员如何走动关系,想要在某地担任一届主官,但是对于第一届七个府尹的位置,可是真的抢破头了,有资格担任的人非常多,比如六部尚书,三省里面不是内阁成员的副职,甚至还有六部侍郎,各个刺史等等。
最终,经过内阁成员和郭荣几天的商议,七个府尹人选已经确定,分别是山东府尹符彦升,这次郭宗宜卸任山东府尹之职,就推荐了符彦升担任此职。
河南府尹赵普,此人乃是刘词推荐的,是他的幕僚,刚开始大家对此人都不熟悉,还是郭宗宜力排众议,为他说话,才能让他担任这个非常重要的府尹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