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昨天列举的这些地方,还有一些其他地方也值得推荐一下。
其中大观公园是昆明市内的公园之一,也是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有大片的草坪、湖泊、亭台楼阁等,可以为新人们提供丰富的拍摄场景。
“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提及昆明的古楼,作为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大观楼位于昆明市近华浦路南面的大观公园内,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当年,云南巡抚王继文路过滇池,看中此湖光山色,便在滇池北面兴建大观楼。从此,大观楼成为昆明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饱览滇池风光的好去处。
大观楼面临滇池,为一座三重檐攒尖顶云南传统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四周设有月台,南面面水,月台周边为石灰岩方整石所砌,上墁石板,建筑西面和长廊相接,呈现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全楼结构稳重精巧、和谐美观,体量适中、庄重秀丽,既沿袭了中国主流传统建筑文化,又注入昆明特色的“五墨”彩绘及挑檐檩枋头木雕,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融。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登上这座阁楼,远远望去,整个滇池风光尽收眼底,多少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挥毫泼墨、吟诗作对,赋予大观楼无尽情感,留下许多为世人所称颂的佳作名篇。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来此游览,情之所至,创作180字长联状景怀古。上联尽显滇池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一气呵成、文采飞扬,极具感染力,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现悬挂于一楼南门两侧。此后,大观楼也因此为天下人知晓,并跻身中国名楼之列。
如今,我们看到的大观楼是清朝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的,180字长联则是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新刊刻的。大观楼既为滇中古建筑珍品,又与其长联相映增辉,成为具有昆明深厚人文积淀的文化景观。
“历代名人在大观公园重修大观楼、增修亭榭牌坊、立铜像兴别墅,几乎浓缩了昆明300多年园林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峰越认为,今人通过研究古楼等古建筑,也能了解到昆明的历史沿革,感受昆明这座“老城”不断焕发的魅力。
始建于元代的近日楼雄奇瑰丽,被老昆明人誉为“接近太阳的高楼”,原位于老昆明城南北中轴线上,是昆明的南大门,与金马、碧鸡坊和东、西寺双塔一样是昆明的象征和骄傲,又名丽正门。
清代云贵总督来昆后将丽正门改名为近日门,门上的城楼亦被称为近日楼,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雄壮威严。明、清两代,金日楼附近商业发展迅速,人来人往、极为繁荣。1924年,为纪念护国讨袁,城门名改为“正义门”,城门之上仍称近日楼。之后,近日门整修,不仅整修了城门,还仿照北京的正阳门修葺了近日楼。1950年2月,陈赓、宋任穷在金日楼上举行解放军入城仪式。
可以说,作为交通要冲的近日楼深刻见证了昆明从封建、动荡到现代、解放的巨变。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金日楼却被拆除,难免留下些许遗憾。
今日所见的近日楼南移了近900米,于东、西寺塔之间重建,组成“老昆明”风貌。它的原址现成为南屏步行街的中心部分,也是昆明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近日楼拆除后,连原来的遗址都改变了,这确实有些遗憾。古楼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城市记忆的灵魂,重建之后难免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和韵味。”昆明本土历史学者庄国祥说。
状元楼原名叫聚奎楼,在今盘龙区状元楼农贸市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云南乡试主考官张建勋倡议在昆明修建一座“聚奎楼”,以激励云南学子发奋学习,早日金榜题名,填补云南状元之空白。此楼建成8年后,31岁的云南石屏人袁嘉谷以优异成绩考中大清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消息传来,云南轰动,保举袁嘉谷赴京殿试的云贵总督魏光焘亲题“大魁天下”四字,由黔中书法家钱登照书写后制匾悬于聚奎楼上。自此,该楼被昆明人称为“状元楼”。
由于昆明城市建设,1953年,状元楼被拆除,成为老昆明人心中的记忆,仅作为地名被保存下来。石屏人则照原样重立状元楼,并以此为中心建起焕文公园。“大魁天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如今依然高悬楼上,成为石屏人或云南人一段引以为荣的珍藏记忆。状元楼也成为一股激励莘莘学子奋发读书、励志成才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