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渴望与欲望

傅铃彬 陶念念 2576 字 8个月前

晚上,我看着王芳睡着了,我才慢慢躺下休息。可是,我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我只好翻开一本书看,“公主走进黑森林”。这是一本童话故事,它属于心理学的一类书籍。

这本书挑选了七个大家熟悉的童话,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触及的正是七种不同的女性心灵为成长方向,七幅寻宝图。熟悉的故事在每一个人心里都已然有了一些自己既定的看法,但如果我们可以将这样古老、烂熟于心的故事拆解出不同的含义,让我们对自身所处的世界有不同的感悟,那我们对自身的困难处境也将有更广阔的视野。

这本书是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荣格分析师吕旭亚执笔,通过象征语言与心理语言的转换,带领读者跨越意识的边界,走进内心的森林,迎向未来的挑战还有对自我的改变和认识。这趟旅程不仅使我们与古老的象征产生联结,还开启我们内在的丰富性,更重新思索和探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现象与存在的意义,为现代读者的成长与发展找到完整而圆满的可能。

书上这样写到:启程,踏上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外在风景的迷离,内在视野的印记。

回眸之间,童话与心理学迎面碰撞,一次自我与心灵的深层交锋。

“我记得那晚空调忽冷忽热,我记得周遭人群安静专注,我记得我的笔记密密麻麻还夹杂几张小图,我记得离开的时候雨仍然在下……然而,直到再度与旭亚的童话分析讲座相遇(这次遇见的是由讲座整理而来的书稿),我才明白,之于当时在现场的我及此刻翻开这本书的你,那晚的意象及其象征,远远超过我们记得的与忘记的,因为,讲座开始,第一段话就预告了旭亚的风格、童话分析的特征和人生无可回避的真相:出发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这是“台湾政治大学”,广告教授陈文玲写到的。

她说,2016年春天的傍晚,淡江大学城区部国际会厅坐满了付费听童话的成年人,旭亚说“没想到从瑞士回来的第一场讲座,就在我离开之前担任教师的同一间教室里。”半小时后,她娓娓道出荣格取向古典学派童话分析的第一个(也是关键的)诀窍:故事开场,第一段话就决定了精神世界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我顿时觉得颇有感悟,兜兜转转,最后我还是回到了原点。尽管我什么都没有得到,但是我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虽然曾经的我们曾一起并肩走过,但是在兜兜转转中,最终还是分开了。我想,我的精神层次从一开始的依赖变成了现在的独立自主,我还是为此而感到欣慰的。

在爱与痛的边缘徘徊不定的时候,我的精神状态几乎是崩溃的。但是,我还是在跃跃欲试中开始慢慢可以独立行走了,我不再感到畏惧和担忧,这也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我想,人生中有很多离别,而我们也不例外。要离开的人迟早都会走散,我又何必纠结呢?如果注定了要分别,那么何不早些道别呢?如果注定了要在一起,我想在下一个十字路口,总会再遇见的,只是回到的这个原点还是之前的那个吗?不,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绕了几个圈,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路。因为,我已经无路可走。

我也知道,随着精神层次慢慢的转换,我们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将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我们应该找回属于我们心灵的童话,其实阅读西方童话故事并不是我儿时生活的一部分。我在童年时期也没有父母在床边说故事的经历,有的只是父母的争吵声和谩骂声。而真正发现童话的魔力是我学习荣格心理学之后的事,在读了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之后才慢慢有所感悟。

在看这本书时,我总是像小孩子一样入神,看得津津有味。顺着故事的曲折情节把自己带到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剧情高潮,然后再等待揭秘一样聆听充满深意的诠释。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的“莴苣姑娘”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男人和女人是一对夫妻,结婚很久了,一直想要一个孩子,可总得不到。最后,女人只好祈求上帝赐给她一个孩子。他们屋子后面是另外一户人家,高墙里面有一座美丽的花园,这位太太从自家二楼的小窗户偷看,里面漂亮极了,四季长满奇花异草。大家都知道这座花园的主人是一位全世界法力最高强的女巫,人人都怕她,谁也不敢进去。

一天,妻子又站在窗口看向女巫和花园,看到一片漂亮的莴苣。莴苣绿油油的、水灵灵的,立刻勾起了她的食欲,好想尝尝它们的滋味。她一方面感觉到自己的渴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也知道这是女巫的莴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到的。日复一日的内在冲突,让她变得憔悴、苍白无力、痛苦不堪,丈夫注意到妻子的改变,吓一大跳,问她:“亲爱的,你哪里不舒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