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配合

大明锦衣 逐日武士 3204 字 2个月前

所以只要稳住了万历帝,让他不召回刘昊嘉,一切就在文官集团的掌握之中!大不了将计划时间推后一点儿,身段儿再放低一点儿,剩下的事情慢慢运作也就是了!所以这才是文官集团如此配合万历帝的主要原因。

而且这件事情之后,文官集团开始动手压制整件事情的后续反应。一时间大量送信的快马从京师里奔向四面八方,他们携带的书信里面要求各个地方也同时配合,将这事情的后续反应压制到最低!现在不能刺激到万历帝!

而三百余个士子分散到全国各地,实际上每一个地区也摊不上几个人。再加上文官集团的全力配合,事情就被轻描淡写的压下去了!所以如此大的事情也仅仅是在京师热闹了十几天的时间,之后就无声无息的无人再提起!单从这一点上来看,文官集团如果真的动作起来的话,执行能力是相当强大的!

至于刘昊嘉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事情已经平息了,这让他很懊恼!现在他已经卸去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就不能直接借用锦衣卫的通讯渠道,所以收到消息难免慢了一两分。

这就更让他怀念现代的通讯手段同时也很惋惜这次事情。文官集团做出的决定非常果断,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机会!不过他并不着急,文武双方对立已经有几百年了,也不差他这几年!

等刘昊嘉离开京师之后,日子就变得有些波澜不惊起来。京师里面再也没有了刘昊嘉的消息,只能是偶尔传来新军行进到哪里的消息。

王锡爵则迅速的掌握了内阁开始号令天下。他虽然没有张居正那样的气魄推行新的法令,但是维持一个老大帝国对他来说还是驾轻就熟的!而且无论是现有的内阁成员还是新增补的阁老,和他配合的也相当不错!所以整个大明迅速的变得安静起来!

哪里出现水旱灾害会迅速的救灾,偶尔有叛乱出现也是旋起旋灭。所以事情报到万历帝那里的时候已经没什么值得他费心的了!所以他也更加安逸的开始耽于享乐起来!

于是宫中的戏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地方上有什么新戏,宫里总能及时的看到。而他在郑贵妃也更加如胶似漆起来!

这种日子过上两三个月是惬意的,但是过上半年以上或是八九个月人就会逐渐懈怠起来。万历帝本身就不是什么自制力极强的人物,所以慢慢的,对朝政的掌控力在逐渐的向内阁倾斜!

不过好在他还保留了最后一丝清醒,始终让张嘉掌握着司礼监,掌握着内书房对内阁的批红大权没有丢失。他本人在兴致来的时候也会拣选一些奏本看一看,算是突击检查了!

结果他发现内阁大部分的处置都是很符合他的需求,少部分有偏差的也差的并不大,在容忍范围之内。于是他就更加的没心思处理朝政了。所以等到距离刘昊嘉离开京师差不多快一年的时候,万历帝已经基本上不再直接批阅奏本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听张嘉汇报一下即可。

张嘉现在可以说是身兼重任!因为他首先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大明内阁的奏章都要送到他这里来批红才能正式生效。

同时他还掌握着东厂。而且现在的东厂和原来他刚接手时百十人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现在东厂上上下下差不多已经有了一千四五百人的样子,而且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之中。现在已经是京师里面数得上数的力量了。

另外他手中还有一股力量,那就是御马间的净军。不过张嘉按照刘昊嘉的建议对净军进行了精简。已经由原来3万余人的规模缩减到了六千余人,但是这六千余人都是真正的精锐,个个能打就能冲,不是以前杂役一般的队伍。

而且新的净军在装备上也和军师里的两千名宪兵看齐,甚至还有过之。所以现在净军已经成为了皇城里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实际上张嘉对这三块都不是特别的上心。司礼监是他每天都要去的,不过去的时候也只是捡些重要的奏本看一看。至于东厂已经是隔三差五才会去一次,大部分还是交给他的干儿子干孙子们管理。至于御马监他几乎得隔上个把月才能去看一下操演。即便看的时候也是走马观花。

但是张嘉知道御马监的重要性,所以他特别在宫里选择了一个古板中正的宦官,名叫张维的来统带。张维在宫中名声很好,都说此人有中正之心。只有这样的人张嘉才敢将净军放给他。

他这么做可不是懒散,而是因为他实在是分身乏术!因为有一点他认识的非常清楚,那就是他的所有权利都来自于万历帝!那么对他来说,经常出现在万历帝身边,加强和万历帝的联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对这三个地方的管束自然就放松了许多。

在这种情况下,内书房的其他秉笔太监,东厂的干儿子干孙子们,以及御马监的张维等人都得到了极大的自主权利,行事自然方便了很多。想来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种情况将会维持很长时间。

至于刘昊嘉抵达江南后的当务之急就是安抚地方人员。因为两万新军驻扎在江南实在是太吓人了!一旦他们动手,江南那些豆腐一样的士兵是保护不了他们的!

要知道江南之地一直是赋税的重点,同时也是读书人的大本营。所以天然就对皇权有那么几分的不对付!所以大军刚刚抵达江南,便在各地引发了一番恐惧的浪潮!甚至不少人以为皇帝要清洗江南,被吓得变卖家产向南的地方逃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