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库亏空

端庄正妻 就爱黄花鱼 1243 字 4个月前

原来,今年黄河暴涨,十几道河堤缺口,上百万的灾民流离失所,这是本朝最严重的灾情了。

康熙当即下令开国库给银子放粮,胤禛在户部当差,一时间忙活了起来,那些时间他早出晚归,连宜婳都很少能醒着见到他。

在查清钱粮实际数额之后,胤禛带着账本和奏折面圣,康熙震怒,追查国库钱款去向。

结果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本朝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从国库借款,小到给孩子娶妻,大到修缮祖坟,都是朝廷买单。

康熙看着这份调查结果,下了口谕,要求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七品芝麻官,凡借款者十日内还清,有赖账不还者,捉拿归案,按律处罚。

如今已经过了七八天,还没有人带头还款,其实胤禛也借了,他当初开府从国库拿了五万两,至今也没有还,所有人都在观望。

康熙既然下了死命令说要收欠款,那除了命硬的不怕死的都做好了还的准备了,只是还多少怎么还这还真是非常讲究。

弘晖私下里给宜婳分析过,他说欠款的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人。

第一是本身不缺银子,位高权重的人,他们大多数姓爱新觉罗,把国库当成了自己的钱袋子,今日买个古玩,明日置办个园子,银子流水一般的砸进去,国库买单。

第二是有资历有功劳的重臣,他们往往都有康熙的恩旨,用着国库的银子摆排场,欠的没有第一类人多,但也有个几十万两。

第三是随波逐流类的,他们是看大家都在问国库借银子,同朝为官,你不借,就是假清高,不合群,这一类大部分欠个几万两就顶天了。

第四种是真的缺银子,不得已才借之,数额也不大,零零散散的,几百两到几千两不等,只是借银子的人很多,清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根据弘晖的分析,第四种借银子的就属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这些人往往连养家糊口都勉强维持,没有搜刮民脂民膏,还能算得上好官,就是把他们敲骨吸髓,也没有银子产出。

第三种人是还银子意愿最强烈的,但是他们不敢先还,毕竟借银子都是看着上峰的眼色,还银子更得看上峰还了多少。

第二种仗着自己有功劳的老臣们,那是手里有钱,死也不掏的类型,逼急了在养心殿哭一哭,看在白花花的胡子份上康熙也得给他们几分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