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晋宁拿起早就写好的战报,做了几处小的修改,然后就让唐淮林立即发给晋省野战军司令部。
汾北大捷。
1948年4月5日早上。
省垣城内的人都很意外,今天太元的三大报社,《晋省日报》、《晋省党员通讯》、《民众晚报》出刊都比往常晚了两个小时,一定是有大事发生,所以报纸一送到,人们争相阅读。
《汾北大捷》的大字标题,赫然出现在三大报的头版头条,内容相当劲爆,关键是还有之前第61军惨败作陪衬,所以,确实让一些人兴奋不已。
晋省广播电台也在上午九时,全文播报了《汾北大捷》的内容,这一方面是鼓舞军心民气,更重要的是播放给临汾城内守军听的,激励他们继续给阎锡山卖命。
还在南京参加“伪行宪国大会议”的阎锡山,收到赵副总司令的电报后、异常兴奋,他一面安排人通知南京各大报社转载,一面回电嘉奖马晋宁所部,并亲自报请南京国防部,授予马晋宁中将军衔,这个要比晋省自己封的中将、含金量高不少。
因为第130军隶属中央军序列,临汾战场似乎因此出现了转机,所以,马晋宁晋升中将的委任状、很快就得到批准了。
真心高兴的人、还包括副总参谋长,这场“汾北大捷”让他也燃起了新的希望,他虽然扛着上将军衔,其实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距离国防部封的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可差着不少呢。
假如马晋宁能再接再厉的打到临汾城下,解了临汾之围,作为“伯乐”、副总参谋长是很有希望实授上将军衔的,假如他再亲临前线,给马晋宁面授机宜,那这个上将就没跑了。
副总参谋长盘算好一切,决定推掉参与谋划第61军军长的事情,组织一个庞大的省垣各界慰问团、前往临汾战场慰问第130军挺进纵队,并亲自去找赵副总司令、参谋长,指责他们迟迟不给马晋宁所部补充他急需的炮弹,致使第379师防线被解放军一举击溃。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国军火力还不如共军,面对共军猛烈的的炮击,国军居然毫无反击之力,参谋长,你是想要马晋宁所部、重蹈第61军的覆辙么?”副总参谋长越说越激动,甚至当面指责起参谋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