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继续油

赛博狂乱 夏风道 2178 字 16小时前

(如果读者您看了觉得好的话还请多多评论,为本作品打分支持哦,您的意见真的很重要。)

“……再等时间来到了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时值‘旧美国’正处于‘反战运动’、‘社会正义’思潮等运动并起的社会思想大变革时期,‘油太’民族的社会运动也随之出现了巨大的风向改变。

如果想要说清楚这一点的话,我们则必须要将视野进一步拓宽,去观察当时世界上‘油太’族裔整体的一个分布情况。

就当时的‘油太’族裔分布情况而言,虽然‘油太’民族当中的极端派已经成功的利用了大国之间的博弈,在那所谓‘上帝’授予的土地上重新建立起来了‘油太’民族的国家。

但对于彼时广泛生活于欧洲、北美、南美、中东等不同地区的‘油太’族裔来说,异色劣这个国家实在是过于陌生与遥远,甚至于对于一部分温和派的‘油太’活动家而言,与其在那个几乎只剩下来文化象征意义的迦南地上建国,还不如适当的世俗化,在当时土地极其廉价而又肥沃的阿根廷盘下来一片土地建立国家来的更具性价比。

是以当时世界上的‘油太’族裔整体都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总体趋势,即‘油太’族裔虽然也确实会因为宗教文化的纽带而彼此互相认可,但生活在了不同地区的‘油太’族裔又都往往更关注于自己眼前的事务,并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向心力。

(也正是因为此前的油太民族其实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向心力,所以我们现在回头看历史的时候甚至还能够发现,现在口口声声以辣脆受害者自居叫的最响的异色劣这个国家实体,或者说是目前执政的右翼极端派利库德集团前身,那个拒绝了在阿根廷建国,执意要在迦南地建国的极端油太复国主义组织伊尔贡。

这个伊尔贡组织甚至在二战时期异色劣尚未建国时,曾经与辣脆德国有过合作,而他们想要与之合作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想要让德国将欧洲油太族裔人口迁入巴勒斯坦,二则是借由德国与英国的敌对关系,让德国支持他们推翻英国在巴勒斯坦的殖民统治,建立大油太国。)

但这一切都在1967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并且这一时间点也正是用以区分‘旧美国’境内油太族裔早期与中期两个活动阶段的节点。

如果说在此之前,‘旧美国’境内的‘油太’族裔更关心的还是美国境内‘油太’族裔的民族利益的话,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亦被称作‘六日战争’的这一场异色劣对于阿拉伯世界联军的完全胜利,使得那些较为冷漠的‘油太’人们也都对异色劣这个千里之外,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开始心生自豪。

而这种因为异色劣的战争胜利而出现的民族自豪情绪,也进一步形成了所有‘油太’族裔共同的民族认同感,并第一次在整个‘油太’民族这一千年流浪民族族人们的心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

使得无论身居何处‘油太’族裔,都开始真正地将‘异色劣’视作自己的精神归宿,并开始将异色劣的国家利益真正的放进入自己的核心诉求之中。而在这之中,自然也包括着主要活动在‘旧美国’境内的‘油太’族裔……”

听着艾玛书记在这边细分着阶段为大家详细讲述着,别说是一开始提出来油太这么个问题的同学,甚至就连最后排的菲洛与舍普琴科教授都没能想到艾玛书记竟是能够一竿子支出去那么远,直惹得菲洛不禁在自己的座位上暗自嘀咕着:

“不是……书记这是真打算从宇宙大爆发开始讲嘛……也没有必要讲那么全面吧。”

“嘘,安静,听书记讲就是了。”

只不过相比于菲洛的不耐,另一边的舍普琴科可就显得有耐心多了,不仅是一边小声敦促着菲洛认真听讲,对于台上艾玛书记口中不曾间断的真知灼见亦不曾有半点遗漏:

“……所以对于‘旧美国’境内‘油太’族裔的中期活动特征中最为显着的一点,便是‘旧美国’的‘油太’族裔对于他们精神家园‘异色劣’的绝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