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马娘庙墩台

他继续追问道:“能打中明军吗?”

王德寿皱眉思索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难,如果约三里距离,还有些把握,超过这个距离,准确率大大降低。”

石竹挺闻言大怒,瞪着王德寿吼道:“顺恭王,仗还没打,你怎么就说这种丧气话?

“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明军炮击我们,让我们的兄弟白白送死吗?”

王德寿微笑道:“老石啊,你也别激动,我说的都是实话,三里之外开炮,那就是在浪费弹药。”

石竹挺还想争辩,却被多尔衮挥手制止了。

多尔衮沉声道:“不要浪费火药和炮弹,等明军进入三里之内再开炮。

“我们的军寨坚固无比,明军想要用火炮摧毁我们也没那么简单。”

石竹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应诺:“是。”

他狠狠地瞪了王德寿一眼,却也无可奈何。

金钿字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

但他还是努力保持镇定,奉承多尔衮道:“睿郡王真是运筹帷幄,实在让人佩服。”

多尔衮闻言哈哈大笑,他拍了拍金钿字的肩膀说道:“右议政千里迢迢赶来支援我们,这份情谊实在难得,此战过后,我们清、朝两国的关系必会更加紧密。”

此时,他们之间的交流都是用汉语进行的。

在朝鲜国的上层社会中,说汉语被视为一种荣耀。

而在清国的高层中,也有很多会说汉语的人。

毕竟,他们曾经是大明的统治部落之一,汉语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相比之下,满洲语被认为是低俗且难以学习的语言。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清朝中后期,能够流利使用满洲语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因此,如今清国与朝鲜国等国家的官员将领之间的交流,大多使用汉语,不足为奇。

看着金钿字与多尔衮谈笑风生,石竹挺的心中充满了不满。

他低声咒骂道:“高丽狗,就会拍马屁!”

这句话被金钿字身后的朝鲜官员们听到,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然而,金钿字本人却似乎并不在意。

他依然保持着微笑。

不过在心里,金钿字对石竹挺的痛骂不已:“蠢狗,尽去中国衣冠,蓄鼠尾辫,穿胡服袖,犬吠而已!”

其实,金钿字对中原大地的感情是复杂的。

在政治上,他们不得不臣服于满清的统治;

但在文化上,他又对汉文化怀有深深的敬仰之情。

……

“狗明军就要攻山了,都给本甲喇精神点!”

一声怒吼在黄土岭,马娘庙墩台响起。

声音来自一个身着白色镶红盔甲的甲喇章京。

他四十余岁,面容凶狠。

查颜沿着寨墙巡视,目光如炬,不时冲墙后的汉、朝守军发出吼骂。

守护娘娘庙楼台地段的守军力量雄厚,除了查颜这个甲喇的清军外,还有汉军正白旗一个甲喇的兵力,以及朝鲜军一个参领的兵力。

这三股力量加起来,差不多有四千人。

他们一起在这两里长壕沟和寨墙的后方。

不过,守墙的主力军主要是汉军正白旗与朝鲜国的士兵。

而查颜这个甲喇的清军,则主要负责督战。

并在关键时刻投入肉搏战,为防线提供最后的保障。

顺着起伏的寨墙望去。

可以看到土墙石墙后面,大多都是手持火铳的汉军与高丽兵。

只有少部分人持盾牌大刀,弓箭长矛。

在这些守军中,朝鲜兵们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是使用投石机的主力。

在城墙上,一台台投石机蓄势待发,只等一声令下,就能将巨石抛向敌军阵地。

此外,王德寿的炮营也在防线上布置好了。

他们在一些寨墙的有利地形处,布置了一些三磅红夷炮和弗朗机炮。

特别是在墩台上,更是布置了四门,犹如四座守护神一般。

这些军士们,无论是汉军还是满兵,他们的打扮都大同小异。

甲兵们身着厚重的棉甲,手持利刃。

而汉军正白旗的披甲军士们,则是白色的明盔甲胄。

那些朝鲜士兵,他们的盔甲与八旗和大明的盔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头盔顶部尖锐,形似避雷针,但与明清头盔不同的是,他们的盔顶装饰有三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