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菲达星,对于人类而言也远未达到完全宜居的标准。
针对行星级别重力环境改变的问题,人类之前并没有遇到过,既没有经验,也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但泰伯星人在这方面却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们在全宇宙范围内寻找适宜他们种族生存繁衍的星球,改造了大量的星球,包括对地球重力环境的改变,有幸于泰伯星人的母星与地球在重力环境上差别并不是很大,所以,即使改变了地球的重力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这一方法为地球人提供了技术参考。
早在泰伯星人实施对地球重力环境的改变时,暗河公司作为施工方参与了其中,之后,大量的技术资料留在了暗河公司。
在危机计划署所展开的针对暗河公司的武力清剿行动时,吴以骏率队成功地获取了相关技术资料,之后,这一技术资料静静地沉睡在危机计划署的资料室里。
通过量子传输技术,刘翰洋顺利地从吴以骏那里得到了相关技术资料。
这一技术应用的原理与人类目前的大型星际舰船的重力模拟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者是人为地为星际舰船模拟出与地球相同的重力环境,而前者是为了消除超强的重力环境或稍微增加重力环境至适宜。
现在,人类面临的是行星级别的重力环境的改变,对于菲达星这样超强重力环境的行星而言,运用特殊的装置将原有的重力环境强行改变至适宜人类活动的重力环境,也就是地球上的重力环境。
一个是增加和模拟,一个是减少直至与地球的重力环境相同,两者在技术上是相通的,只是控制阈值不尽相同。
刘翰洋将这一任务下达给了相关技术部门,尽管有泰伯星人的技术资料作为参考,但技术人员很快就发现,星际舰船的重力再造技术与行星级别的重力消除技术虽然在技术上有相通之处,但难点却是异常的巨大。
首先,行星级别的重力环境其阈值的控制所耗费的巨量计算,简直是一个天文级别的计算量,以目前人类的计算能力根本无法达到。
其次,各类星际舰船其单层面积最大的也不过0.7平方公里,在此底部安装重力修正装置并非难事,所涉及的装置也容易制造和安装,但如果是一个超级城市的体量,动辄9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其工程量和所需的设备,简直庞大到无法想象。
所有的问题第一时间汇集到了刘翰洋的手里,连日来的操劳已经让他心力交瘁,而斯内特给他解决的时间只有15天。
15天后,他必须率队深入选址区实施重力修正器安装前的勘探任务。
时间对他来说分秒必争,但此刻,他却毫无头绪。
即使有泰伯星人的技术资料,也是一筹莫展。
相关基础技术的掣肘限制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