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熟人旧部

顽贼 夺鹿侯 2664 字 5个月前

刘承宗回延安府,并不是为了名义上的祭祖。

他其实是看张振的延庆旅整编去了,其他诸如贺人龙、鞠思让或者庆阳府的事宜,都是顺便而已。

因为张振这次干了个很离谱的事。

新编旅的命令,分两次送至各个总兵官手中。

第一次是晋升通知,以及一旅四营的规格;第二次,则是在此基础上,各旅军兵调派,游兵营、援兵营加入两个蒙番千总部的通知。

而延安府,因为官道上有地雷的客观情况,两道命令的间隔时间有点长,比帅府各道总兵接到命令晚了几天。

偏偏就这短短几日的时间差,就让张振干成个大事。

这孙子一挥手就扩出仨营。

他进延安府本来就有他和丁国栋两个营,这下子直接把设计中一万两千兵力的延庆旅,顶到满编。

按说,这情况在非常散装的元帅府,其实也不算啥大事。

满编了,你沙汰老弱就行了,帅府给你补充多少兵力,你就在自己这裁撤多少兵力,给他们打发回家种地。

偏偏,张振还没法沙汰,或者说不愿意沙汰老弱,又没别的办法,不敢违抗刘承宗的命令。

只好给大元帅写了封信,告知延安府的情况。

刘承宗就来了。

刘狮子回老家,倒不是专门过来收拾张振的,他只是来看个稀奇。

因为他也对延庆旅是否需要沙汰兵力,拿不定主意。

延庆旅擅自扩编六千多人,刘狮子收到信的时候脑瓜子嗡嗡,火冒三丈。

***一年七万余石口粮,不是你自己出不心疼是吧?

当时他就寻思让张振带着他扩编的六千人出趟差,把草原上拥兵四万的车臣汗硕垒做掉。

或者被硕垒做掉。

这也是他没有选择先去庆阳府,而是直接北上延安府的原因。

对他来说,天塌下来,都没有军队重要。

当然,也有个原因是庆阳府的鞠思让和贺人龙,确实在他心里重要程度非常低。

这俩家伙就算把庆阳府打烂,也翻不了天。

但是……刘狮子进了延安见着张振,就傻了。

在他前往延安府的路上,张振在信上说,他不愿裁撤军兵,是因为这六千多号人,自备粮饷。

自备粮饷?

刘承宗升腾而起的怒火,在看见这四个字的时候,像被一盆冷水浇熄。

只剩杀心。

事情实在过于离谱,以至于刘承宗更愿意相信,是张振出问题了。

但是等刘承宗做足了回老家平叛的准备,真到延安府,才发现张振说的居然是真的。

延庆旅在延安府,真的有六千多号在籍军兵,不光不吃元帅府的军粮,而且还按照步骑不同兵种,直接给张振的总兵部交兵饷。

即便刘狮子了解完情况,都缓了好长时间。

那些士兵基本上都是张振召集延安府各县乡老,由这些乡老推举而来的保甲后生。

起初张振招他们当兵,一来是对帅府整编新旅的具体政策不了解,以为兵都得他自己招。

二来,则是为了让延安府不出乱子。

没办法,延安府这个地本来就乱,都是乡老自治,张振带着丁国栋俩营进延安,走得心惊肉跳。

直到刘狮子宣布延安府五年免征,张振才敢派人到地方传令,让各地乡老把官道上的地雷都拆了。

刘承宗这次进延安府,官道上的地雷还没拆干净呢。

所以蜂尾针一收到延安、庆阳总兵部改编为延庆旅,下辖四个营

,第一时间就把延安府各县村庄保甲的那些后生,都拉到军队里来了。

他本来就是延安府本乡本土出身的民军头目,非常清楚老百姓是怎么从顺民变成流寇的。

在延安府这个大本营给刘承宗看老家,张振是一点乱子都不敢出。

他非常清楚,要想不出乱子,就必须在免征这五年里,促使帅府对延安形成实质统治。

这事对张振来说很简单,反正帅爷要招兵,我把你们的后生都拉进军队,五年以后都是军官,利益都跟元帅府绑死了。

我看谁还能跟大帅对着干!

结果大量延安府本土民壮、豪强,被他召入军队。

可他这延庆旅刚把四个营扩编出来,西安府第二道关于整编的命令到了。

"旅下四营,援兵营有一千西番正军、游兵营有一千蒙古正军,同时还会从其他营调来军兵,补充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