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画稿,其实与正稿无异。
在这幅画中,他大胆使用不同色彩倾向的浅灰色,把色彩的冷暖对比变得微妙,表现清晨薄雾中的村落。天空的与远景的颜色融合,村子里的民居、树木、道路以及早起的村民,被薄雾联系在一起,有特殊的和谐之美。
他画完稿子,觉得满意,就马不停蹄的开始正式的创作。
因为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充分,考虑到了每一个步骤,所以,到了创作正稿的时候,可以放开身心的进行创作。
他的创作过程格外的顺畅,甚至在刻画部分物像的时候,因为心情愉悦,画出更好的效果。
四小时后,整开的水彩画,一气呵成。
姜哲站在画架前,审视画面。
画的近景有土坡、树丛、草地,这些形象被通向村子的道路串联起来。画面的中心是山坡上树木和院落,村子的后山在薄雾遮挡下,只能看到隐约的轮廓。
姜哲把部分村中道路,隐藏在薄雾中,通过构图安排,暗示村子里的道路走向,同时,还能够让观看者感觉到,在树木和薄雾后面,还有一些民居。
此外,他刻意拔高了村落的地势高度,让其整体的层次感更强。
姜哲在创作过程中,让部分画面时刻保持湿润,等画面完全干燥,一些特殊的水痕,笔触以及意外出现的肌理,隐约呈现出的形象,让色彩变化更丰富。在有效控制下,色彩与笔触都融入到形象中。
他看着画面,越发满意,拿起画笔,找合适的位置署名。
姜哲给汪真打过电话,开始收拾画室。
经过几天的创作,把画室折腾的不像样。
他特意整理了创作前期的色彩稿。
他看着诸多稿子,突然起了玩心,把满意的色彩稿挑出来,当做一块块的抽象颜色,像拼七巧板一样,拼凑出各种组合。
这个小游戏,在姜哲看来非常有趣,仿佛是在实验抽象画。
等摆出满意的组合,他将这些稿子按照组合顺序,重新布置在墙上,用相机拍下照片。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姜哲,是我,汪真。”门外传来汪真的声音。
姜哲打开门,看到汪真带着助理站在门外。
“快请进。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我没收拾好画室,见笑了。”他把汪真二人让进画室。
汪真边走边看:“别这么客气。你搬到新画室,我还是第一次来。
这里比之前的画室好多了。
等大赛结果和展览出来之后,你应该可以换更好的画室。”
姜哲给二人泡茶:“但愿如伱所说。”
汪真已经看到画架上的正稿和依靠在墙边的草稿。
她先后欣赏两件作品,边看边说:“你的作品又有变化。两幅作品各有特点。尤其是画中的雾气,这种质感,让人一看就忘不掉。
很多人也画雾气,但容易把色彩画灰,让色调变得沉闷。
你也用了大量的灰色,但是却看上去很鲜活。”
姜哲说道:“你别离那么近,后退一点再看。”
汪真后退两部,重新观察。“这样看,效果更好。画面颜色变化特别微妙,没有脱离写实风格,但观赏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