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完毕,她很快进入正题。
“本节色彩课程,要求大家在写生和练习、创作中,推进色彩训练,大跨度色调的变调演绎。”
她从如何在周围环境中去发现、提取并进行色调、色块的组织,开始讲起,一直讲到色彩的借鉴,以及处理好形色结合关系。
“大家对于色彩的认识应用要加强,另外,也要认识、掌握多种材料。”路老师边讲边打开投影,展示第一幅作品。
“这副画,大家熟悉吧?”
老师看向学生们。
学生们都点头。
姜哲看过这幅画,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面左侧,是带黑色帽子,穿深色衣服的男人,男子牵着他的妻子的手。
路老师说道:“这是凡·艾克在1434年创作的肖像,属于世界名画,尺寸是81.8厘米×57.9厘米。
画面的美感,咱们先不谈,我想请大家看一个细节。注意这幅画的中心线?”
切换幻灯片。
此时展示的是画面的局部。画面上半部分,有一个多灯头的吊灯,吊灯下方的墙壁上镶嵌着一面镜子,镜子中能倒映出这对夫妇的背影以及室内的景象,非常有趣,这也是西方画家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
姜哲在马奈的画上,也看到过这种手法。
路老师指着吊灯和镜子中间的位置,说道:“这是一排签字。”
因为投影质量的原因,画上签名并不清楚。
路老师换了一张局部图片。
学生终于看清楚,墙壁上的签名。
这种流畅的线条,大家觉得,用的是什么材料。”
老师耐心等待,让学生们思考。
等了片刻,她继续说道:“你们回想一下,在创作油画的时候,能不能用你们的油画笔和油画颜料写出这么流畅,边缘犀利整齐的签名。”
很多学生想起自己用油画颜料时的状态,纷纷摇头。
“对了,我用油画颜料,哪怕是用松节油进行稀释,也很难做到这个状态。
这个种材料既不是水彩,也不是油画,而是一种被称为丹培拉的技法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