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观摩,长期任务雕塑

梵蒂冈博物馆,存放众多精美雕塑的露天空间里,熙熙攘攘。

每件雕塑前,都有游客们在拍照留念。

姜哲站在人群中,尽可能的靠近雕塑拉奥孔。这件被誉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

他很想在没有任何打扰的情况下,一个人安静的观赏这件杰作,但那只是意想。

在现实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只能尽可能的屏蔽所有干扰,不带任何先入为主情绪的去欣赏这件雕塑。

他的目光在这件雕塑上的巡视,观看每一个细节。

父子三人被两条大海蛇缠绕,组成了整个群雕。须发皆张的拉奥孔,面部扭曲;全力挣扎时,身形扭动,肌肉隆起;群像的两旁,是拉奥孔的两个儿子,正被两条大海蛇缠绕。

姜哲挪动脚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雕塑。

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不得不惊叹,忽略作者是谁,他把雕塑的表现语言,发展到了一种极致。

用坚硬的石材表现人物的皮肤,胡须。底座上的衣服材质,以及海蛇那光滑的肌理等等,都能做到,让观众看一眼就能领会的神似。

这还只是作品优点的一部分。

三人两蛇的群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展开。

这位雕塑家充分利用空间利用,父子三人的动作表情不同,又相互呼应。两条海蛇,完美的把三个人联系在一起,既有空间层次的丰富,又能突出了拉奥孔的主体地位,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悲剧的氛围。

把雕塑的每一个细节拿出来,都是一个完美杰作。

欣赏这件雕塑,姜哲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种美感,但能明白为什么西方人愿意推崇收藏精美的雕塑。

他想起自己曾经用素描课画的拉奥孔的石膏像。那是复制品,失去了很多细节。只有近距离的看到原作,才能理解雕塑语言。

比如,因为用力而变得扭曲的肌肉,结构,甚至皮肤上能够看到暴起的青筋,隐隐能够感觉到皮肤下血液的流动等等。

这些细节,除了让人感慨作者的技巧,还会引导观众领会,雕塑要表现的是奋力抗争的灵魂,或者说悲剧与痛苦。

姜哲在观看雕塑的时候,心神很快沉浸在领会与享受中,已经忘掉外界的干扰。

弗兰西斯卡看到姜哲如此投入,没有出声打扰。

她越发佩服姜哲在这种环境下,也能如此忘我的观摩学习。也许这才是成为艺术家的条件之一吧。

她立志做优秀策展人,逐渐认识了很多画家,越来越相信天赋和努力的重要。

当姜哲把感兴趣的细节看过一遍,注意力从感悟中脱离,有了其他联想。比如,弗兰西斯卡刚才讲述的,关于发掘雕塑的那个过程。

他看着雕塑拉奥孔右臂的接缝,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不同版本的雕塑照片。有大理石的,还有青铜的,都是对原作的一个复制。

有意思的是,这些复制版本的右臂都不一致。

知道了发掘过程以及之后的事情,也就明白为什么拉奥孔的右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