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摆了摆手,说道:“将军不必过谦,老夫一生阅人无数,能写出如此佳作之人,必是胸怀大志、心怀天下之人。将军在边疆保家卫国,如今又能在诗词上展现出如此才华,实在令人钦佩。老夫愿与将军结为忘年之交,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沈之修受宠若惊,连忙说道:“能与前辈结交,是晚辈的荣幸,晚辈求之不得。”

从那以后,沈之修与这位老者时常相聚,一起探讨诗词歌赋,交流治国理政的想法。老者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让沈之修受益匪浅,而沈之修在边疆的经历和军事才能,也让老者对他刮目相看。

而在沈府中,苏清妤也没有闲着。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府中的孩子们。于是,她决定在府中开设一间学堂,邀请京城中有名的先生来授课,让府中的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学堂开设之初,便吸引了不少孩子前来报名。苏清妤亲自监督学堂的各项事务,从先生的选拔到课程的安排,她都一一过问,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在她的努力下,学堂的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

这一日,苏清妤来到学堂,看到孩子们正认真地听先生讲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下课后,她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们,你们都是沈府的未来,也是国家的希望。我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其中一个孩子说道:“夫人,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苏清妤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好孩子,我相信你们。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府的学堂在京城中渐渐有了名气,不少达官贵人也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苏清妤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用心地经营着学堂,她希望这所学堂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一场新的危机正悄然降临。原来,邻国看到沈之修平定边疆之乱后,国家实力有所增强,心中十分忌惮。于是,他们暗中勾结了一些朝中的奸臣,企图挑起事端,破坏国家的稳定。

这些奸臣在朝堂上不断进谗言,诬陷沈之修有谋反之心。皇上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心中渐渐对沈之修产生了怀疑。一日,皇上突然下旨,将沈之修召入宫中,要他解释一些所谓的“谋反证据”。

沈之修接到旨意后,心中十分震惊,但他知道,这是奸臣的阴谋,他必须冷静应对。苏清妤得知此事后,心中忧心忡忡,她紧紧握住沈之修的手,说道:“三爷,您一定要小心应对,我相信您是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