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在中国的首映发布会,王树、安妮·海瑟薇、马修·麦康纳等人立马从魔都乘坐飞机前往美国。
美国与中国存在时差,为13——16小时。
也就是说,中国10月28号,美国可能是在10月27号。
《星际穿越》是于10月28日全球多地区同步上映,因由时区的原因,中国地区要早于美国院线上映。
王树等人返回美国,主要是为了赶上《星际穿越》在美国地区的首映礼活动。
行程上早已安排恰当,只要中途不出现变故,能够两头都兼顾。
只不过,需要在飞机上休息养精蓄锐。
不趁机在飞机上休息,下飞机后可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了。
随着王树等人飞往美国,越是临近《星际穿越》在影院与所有人见面的时间,网络上关于《星际穿越》的议论就越是热闹。
比如在天涯论坛上,就有一篇关于《星际穿越》剧情猜测的热帖。
“王树的新作《星际穿越》基于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理论成果,而他的理论成果基本都在他的著作《黑洞与时间弯曲》一书中,本文的科学知识基本都是我在这本著作中看到总结的。”
“这部电影剧情涉很多的科学概念,包括虫洞、黑洞理论、相对论,万有引力等等。”
“一、黑洞。”
“基帕·索恩在《黑洞与时间弯曲》这本著作的开篇讲了一个一支太空探险队在太空中探索黑洞的经历,故事挺无趣的,基本上就是形象地说了现代科学家对黑洞的研究成果。”
“1.什么是黑洞?”
“黑洞是空间中有着强大引力的超高密度的天体,假如太阳质量不变,大小却变成乒乓球那样,这就是太阳坍缩成了黑洞。”
“黑洞的特点就是有进无出,即:①,任何东西都可以掉进黑洞,黑洞外围有一层‘事件视界’,任何东西只要过了这个‘视界’,都要掉进黑洞。”
“②,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从黑洞里逃出来,包括光。”
“另外,因为没有光从黑洞逃出,故无法直接观测黑洞,但是从物体被黑洞吸入之前放出的紫外线、X射线等边缘信息可以获取黑洞的存在。”
“2.黑洞潮汐力。”
“一只很大的飞船飞向一个天体,飞船头部距离天体比较近,受到的引力比较大,而尾部距离天体比较远,受到的引力比较小,头部和尾部的引力大小的差距,就会在飞船中间产生撕扯的拉力,这个拉力就是潮汐力。”
“如果天体是黑洞,质量非常大,飞船距离黑洞距离越小时,造成的引力差就会越大,这就是黑洞潮汐力。这个力甚至可以把飞船撕成碎片,飞船里的宇航员也同样会受到潮汐力的作用。”
“对于一般我们接触的物体,即使我们到达它的表面所产生的潮汐力也没有多大,但是,如果是黑洞这种超大质量超大密度的天体,则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潮汐力将物体撕碎。”
“这个感觉很有可出现在电影剧情中。(其实第一个星球上的巨浪就是由黑洞巨大的潮汐力造成的。)”
“二、虫洞。”
“下面就说说《黑洞与时间弯曲》的第十四章虫洞和时间机器这一章的内容。”
“首先,基帕·索恩说了一件他的趣事。”
“1985年,基帕·索恩接到多年老朋友卡尔·萨根的求助。”
“卡尔写了一本科幻小说,希望把小说里的科学理论写的准确一点,想让基帕·索恩指点一下。”
“基帕发现书中的女主角居然掉进黑洞然后时空穿越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于是基帕写信建议卡尔要依靠虫洞做星际旅行。”
“卡尔欣然接受建议,那小说叫《Contact》,后来被拍成电影叫《超时空接触》,也是马修主演,评价很好。”
“然后基帕·索恩开始讲虫洞。”
“1.虫洞在哪里?”
“关于虫洞有三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