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道菜都是量大味美,一时间个个都吃得红光满面,赞不绝口,直呼张才青大方爽快。
张才青陪着里正和村长坐席,互相说着客气话,面对银钱方面的打听,张才青直言自己在县里商行做管事,促成了几个大生意,东家就赏了一些银子,正好就拿来买地盖宅子。
之所以盖得这么大,是想在村里办个作坊,带来村里人一起挣些钱。
一听这话,村长和里正的眼睛都亮了,连声赞道:“你不忘本,知道拉拔村里人一把,这可是积德的事!”
要是阳山村富裕起来,村长和里正都能受到上头的嘉奖,那可是顶顶风光的事。
张才青顺道提了一嘴,之前张娴儿让他打听的种桑养蚕的事:“我在外跑商,去了不少地方,也见识了许多富庶安居的村子,其中有个村子,看着跟咱们村差不多,全村的女人都种桑养蚕,抽蚕丝织绸布,赚得比男人还多。”
“要是我们村各家也能种桑养蚕织布,只要勤快些,都能盖上青砖房!”
里长激动地握住张才青的手:“好孩子,那你看这事要怎么开始!”
“我们这边山上是有一些野生桑树,所以种桑能成活,就是要买桑树苗,这个要去打听打听,养蚕也得找人教,这是门手艺,弄不好就会养死,就白白浪费买蚕种的钱。”
“织布就更需要花时间学了,怎么抽丝,怎么织布,哪来的织布机,这都是需要人来教,还需要不少银钱。”
张才青把这事大概说清楚了,要花费的人力和银钱还不少,不是一时间就能做成的。
里正和村长陷入沉思,片刻后道:“你既然能有这个盘算,那一定是会去促成这件事,要是村里人多了这门营生,就不愁日子过不起来了。”
“我们也不催你,你就去试试,在村里有需要我们疏通的,尽管说,只要能把这事做起来,你就是阳山村乃至这附近几个村子的大恩人!”
里正是个实在人,话说的也实在,不提银钱也确实是给不出,但是其他能帮的事,都是不二话。
张才青要的就是这句话,能让村里富裕起来,又能落个好名声,一箭双雕了。
有了村长和里正的支持,未来张君峰兄弟考学,名声一事就好办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