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遭了生活大棒的南下青年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1438 字 5个月前

李建昆看向童颜对A,“那阿香你会干什么呀?”

“我…洗衣、烧饭、端茶、倒水、扫地……”

晓得了,还会暖被窝。放古早,做个暖床丫头不错。

“行行,到时候在行政楼上班。”

“谢谢东家!”

“谢谢锅锅!”

哎呀这丫头,不照顾下都说不过去。为什么是对A呢……明明老母亲天赋异禀。

带着这个疑问,皇冠车驶离工地,奔向东门老街。

表面上看搞招聘最好的地方,无疑是罗湖枢纽,为啥不去,是李某人对于人性的把握。

想想看,你在报纸上看到特区大展宏图的报道,或受舒婷等人的诗歌鼓励,带着一腔鸡血来到特区,刚下车那会,还不得豪情万丈,认为此间天地,总有一天会响彻你的名字?

老早说过,这年头的青年人,充斥着理想主义。

不好伺候!

但让他们在这里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尝过生活的大棒后,就会好搞很多。

东门老街,作为现在鹏城最热闹的地带,吃穿住行等生活配套完善,比较适合生存。这边有个搁日后得叫公园的地方,这年头自然没什么建设,一堆老树,一片草坪,如今成为遭过生活大棒的南下青年们,扎堆之处。

一张草席往地上一铺,即一张床位。

<div class="contentadv"> 讲究点的,去供销店扯块油布,弄俩棍子撑起,就是一个窝棚。

草地上随处可见锅碗瓢盆,砖头、灰堆,一派难民营的既视感。

别小觑这帮人,能待在这里的,都是自觉怀才不遇的。不做梦的那些,早进工地了。

当然,这里每天也有撑不下去的人,前往工地。

车停在马路牙子旁,李建昆三人抱着东西,物色到一块地方,找陆大江现钉的一张小长桌,几张马扎,往地上一摆。

两根竹片交叉成X形,左右各撑起一块大红布,左边上书大字:

“直说吧,我们要人,你要钱,那就来看看。”

“别跟我们谈理想,当你连日子都过不好时,你不配。”

“如果你能让我们离不开你,钱和情怀,诗和远方,由你定夺。”

右边写的是小字,即招聘的各个岗位,无非是生产、销售、行政,财务等,各部门的扛把子。

这年头也只能这样招,在知识青年里捞能力者,有经验有学历的那些,都去捧铁饭碗了。

所以李建昆开出的综合条件很低:初中及以上学历。

再低不成了,那等于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