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开国皇帝的高位挽留,再次隐入江湖。
把一身所学、毕生所得书写成五卷兵书传回了廖家。
附言:乱世,兵者,立身根本,不可丢弃,当惜之。后辈有缘者习之可保廖家绵延。
乱世中,多少世家覆灭?
可廖家硬是挺了过来,除了没有再次高居官位,什么都没有损失。
就连累世积累的珍贵书籍都留存了下来,这离不开那位叔祖的暗中庇护。
至此,廖家才悟了,身在朝堂之上,可以坚持文武不勾连。
可廖家在野,就不能不喜武!
而廖家,是真的没有习武的天赋,就只能在文学治世之余转而学兵法、学权谋。
如今四代已过,相比起来,本领最大的还是自己的堂弟,廖经。
侄子廖庆华就是跟着他学来的。
而廖经曾经跟在叔祖跟前学过几年的。
就算廖华谦虚,也不得不说,单说兵法运用,廖家不弱于人分毫!
可是,廖家满家美玉,蒙尘经年,就差一个能识得美玉的主子,让廖家子展现才华,造福百姓。
万幸,等到了……
廖华看着王源的眼睛里满是晶莹,百年了呀!
曾经不懂父辈的坚持,此时才知,一切都值得!
默默坐在旁边旁听的众人竟皆唏嘘,普通人都看到了世家子的光鲜,可背后付出的血泪和煎熬,支持他们咬着牙、代代相传下来、不懈守候的,是信念!
这种坚持,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模仿的。
也不是随便一个家族两三代能积累的!
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还带着点子回忆道:
“廖大人说的,可是当年随着太祖皇帝开疆拓土的尹先生?”
廖华转头,看着接话的卢国公,现在朝堂上最老、最有资历、也活成了活历史的老人。
刚才说的模糊,可有脑子的人都听明白了,廖家那个厉害的叔祖辅佐的,就是大魏的太祖皇帝。
也怪不得,廖家没有做像开国时那么多前朝文人一样高喊着复辟前朝、指骂本朝的事情。
还尽己所能的想要为大魏的百姓做点儿什么,现在看来,少不了廖家对那位叔祖的补偿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