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七年,五月末,时间流逝,孟浚登基称帝不知不觉已经七年,遥想刚刚起兵之时,孟浚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不真实的感觉。
自从进入定都北京后,孟浚一直坐镇京师,这么些年下来,国事趋于稳定,孟浚在京师中,愈发觉得有些烦闷。
孟浚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但他其实也很难真正的了解下方的情况,文臣武将大多数,也只会报喜不报忧,很少会真实的提及地方上的各种问题,即便孟浚有青鸾卫为耳目,但文字与眼睛看到的,还是有区别。
因此,孟浚决定离开京师,亲身经历民间,进行巡视,而孟浚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江南。
现在江南发展到什么地步,孟浚想要仔细的看清楚,在前世时,他曾经听人说过,明末的江南已经进入了资本萌芽,虽然江南经历了清军的肆虐,但是江南地理优势明显,局势一稳,那么发展速度自然要比北方更快。
只有看清江南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才能更便于朝堂上制定好相应的策略方针,,若是有不好之处,也可尽快进行修改。
因此孟浚以太子为监国,以杨恩,吴台,李为泰等重臣处理朝政,除了紧急事务需要通知南巡的孟浚外,寻常事务,则由朝廷内阁进行商议而决。
天子要南巡,群臣中自然有反对者,不过孟浚对这些反对的奏疏,并不理会,而立刻安排禁军,随行官员,随驾南巡。
孟浚的声威,足以让反对者失声,随着孟浚的旨意下达,不到半月,人员车马便已经集结完毕,而孟浚毫不迟疑,当即下令启程,只见大队人马簇拥着天子车马,护驾禁军皆是精壮勇悍之士,一时间,声势浩大。
这两年,乾朝施行了盐铁专营,摊丁入亩,以及官绅一体纳粮,大地主,富商巨贾和士绅的实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孟浚知道上有政策,下面定然有对策。
因此,孟浚想要真正知道地方上的情况,自然不能大张旗鼓,否则知道的只能是明面上的事,只是从京师到江南,路途遥远,人少了,危险也就增加了。
为了规避风险,所以南巡队伍浩大,而在南巡队伍进入山东后,孟浚便脱离队伍,走在了南巡队伍的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