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剑派众女弟子见袁承天,这位袁门少主腹中短剑,个个心中都是愤怒,不耻这位赵天横赵掌门以卑劣手段害人!为首的这位越女剑派大师姊大声道:“原来世上的名门正派也擅使江湖中下三滥的手段伤人,又算得什么英雄好汉?”
赵天横闻言怒目圆睁,也自大声道:“怎么?”这位越女剑派大师姊不卑不亢又道:“原来世间尽是沽名钓誉之徒!袁少侠今日以仁义对人,谁想枉自错付了人!”傅传书见这越女剑派大师姊出言不逊,不由也有些恼怒,斥道:“你叫什么来着?”这大师姊道:“我叫丁宛秋!”傅传书道:“噢,原来是越女剑派的大师姊丁宛秋姑娘,幸何如之!只是我要奉劝姑娘一言,尊师因为勾结乱党,图谋不轨,所以被拿入京,这也是无法可想之事,谁教她做下这等忤逆杀头之事,你们还是自回,莫惹上无妄之灾,否则朝廷震怒,尔等不免受到株连,那时节只怕脱身也难!以我之见,你们好自为之,莫趟这浑水,否则将来悔之晚矣!”
丁宛秋冷笑道:“世上并非人人都畏死,所谓大义真当以死争!我们众师姊联袂北下,便是为了救家师,此生何惧生死,但教正义所在,死又何妨?胜过那些认贼作父,卖祖求荣之徒!”她这番话说得傅传书脸上阵红阵白,一时不知所以,——只因为她这番话明明暗指他的不耻行为,可是一时又不知如何辨别,只有隐忍。赵天横不再顾及袁承天,手中长剑一指丁宛秋大声道:“既然你是她们的大师姊,便谢指点,也教教在下怎么做人!”当然他说的这是反话,任谁都可以听的出来。
丁宛秋听他这番说话,心中不禁冷笑,心想:你也不必要话挤兑我!袁承天小腹中了短剑其实伤口不深,因为当那赵天横出手相刺之时,袁承天本能地身子后仰,卸去了力道。赵天横虽剑刺袁承天小腹,终究未中要害,虽血流不止,但一时无碍,未必便死,只是看着骇人而已。但是外人不知就里,以为伤势很重,尤其是这越女剑派的大师姊丁宛秋心中更是担忧这位袁门少主,如果内力不济,伤重而亡,那么可是自己罪莫大焉!其实这话又从何说起,袁承天既便她们没有前来,也会孤身涉险想方设法营救这越女剑派的掌门钟神秀,——因为义之所在,自当尽力而为,虽舍身亡死而不顾,此之是为英雄!袁承天一向秉承师父所教导:我辈侠义中人,但求侠义为先,急人所难,问心无愧也就是了,至于其它的事故且不管!所以他今日自然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干越女剑派的女孩子落于官军之手,那样又岂是他所愿意看到的,所以今日自己虽身受重伤,身陷危地也不能退却,还要不让丁宛秋她们丝毫伤害。
傅传书将那轩辕神剑负在背后,心中自是欢喜,因为他亦知道这把轩辕神剑是为不世出的绝世神剑,乃是武林中人,人人梦而得之之物,先前袁师弟从他手上取去,今日自己暗施小计,又自归于自手,能不喜形于色。他转头又见这位小师弟正自盘膝于地,运功气息,以止血脉乱走,此时正是坎离相交,龙虎相会,使水火既济,让内功气息行走体内小周天,不让外物干扰,否则一旦气脉一乱,便是走火入魔之风险,轻者成为终身残废,是为废人一个;重者立时便有经脉断绝,立时毙命之危。当然傅传书自然深谙此中道理,心想:此时正是绝佳机会,只要自己出手袁师弟性命难保,非死不可;只是当此之时,众目睽睽之下自己怎么可以行这杀人之技,那样于自己九门提督的身份不符,所以自己决然不可以出手,只有假人之手行这杀人之计,而自己的令名又不受丝毫影响,这才会上上之计。他余光一扫,正见亲兵队伍中自己一向较为倚重的一名官兵又正自向他瞧来,两个人心神相会,行这杀人之计自然不谋而合。
这名官兵得到上司授意,便自乘众人注场中那赵天横和丁宛秋一言不合,动起手来,一时兵器之时四起,再无人去注目这袁承天。
这官兵见这时机正好,便自悄悄地绕到袁承天身后,看准时机一刀向他颈项削去,以为自己一击成功,心中还想着能得到上司的褒奖。丁宛秋正与那赵天横交手,不料余光所及,看到有名官兵正挥刀要害袁承天,不觉心神一动,便是这样稍不留神正被赵天横一剑反刺于左臂之上,只听丁当一声手中长剑坠地。赵天横更不迟疑,跃身欺近,伸食、中二指点她穴道,又自冷冷笑道:“我本来以为越女剑派一向声名颇佳,想来剑法造诣非凡,更兼钟掌门一向择徒宁缺毋烂,不料今日一见真是让人失望,呵呵……至于剑法也不过尔尔……”他言下之意自是说这越女剑法是浪得虚名。这些话听在丁宛秋耳中气得脸色煞白,心中亦是悔恨自己为何疏于防范,临阵交敌怎么可以心有旁骛,以至于自己今日成为阶下囚,这样一来还谈什么营救师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余下越女剑派女弟子见大师姊受缚,不由纷纷拔剑厮杀而来。丁宛秋待要出言喝止,已是不能,因为现下的局面已是不可控,自己虽为大师姊,可是现在她们人人只想救师父,头脑已然失去了理智,所以只有一闭眼,心中一个念头升起,自己的行为有辱师门,索性一死了之,不负师父的一番情义。她想到此处,便欲咬舌自尽以谢天下。可是她要死,别人却偏偏不让,只见傅传书不知何时已临身近,啪啪二指点她腭下穴道,让她口齿不能动,这样一来她自然想死也不成了。
傅传书道:“丁姑娘,春秋正长,你何苦一时自苦想不开,要寻短见,殊非正道!”他这话看似中肯,可是他有时的行为却是言行不一,尤其对袁承天之时。丁宛秋此时苦于不能说话,只有这样受人摆布,其实她心有不甘,可是又无能为力,只想着有人前来搭救,只是这想法太过虚无飘渺,不切实际。
傅传书不再理会这丁宛秋,只见赵天横正将长剑入鞘。再看袁承天依旧在那,只是那行凶的官兵却已身死当地,没了气息,这下实在出乎他的意料,心想:本来可以一击成功,怎么小师弟没死,他倒死了。他心中疑惑,不免上前仔细查看,却见小师弟袁承天正自运息调功的紧要关头,其实此时只要他伸一根指头戳中其命门穴,袁承天非命丧当场,只是不能够。其实在他内心他也有这种想法,只是无法付诸行动,因为别人可以,他却不能——因为他此时已是九门提督,位高权重,所以任何行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一己行事。他如果贸然出手既使杀了小师弟,可是得不偿失,天下人便会说他趁人之危害人,不是英雄好汉所为,更因为那样一来还会引起天下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的袁门子弟复仇,自己纵使九门提督,只怕也是应付不来,与其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不如舍弃,再觅时机,假摄政王之手杀了小师弟,让他们龙虎相争,自己得其利岂不是好?所以他本有机会杀人,却不施使,心中虽叹息却也无法。
他再看那倒地已死的官兵,只见他额头眉间中了一枚月牙形的暗器。他见了心中不由一惊,心中起了疑心,原来此暗器是昆仑派的月牙夺魂钉——虽名字之中有钉,其实只是象征性的称谓,实则此暗器昆仑派弟子不常使,所以江湖中人绝少有人识得。傅传书四下张望,忽见越女剑派中有一女子形貌与其她人不同,说不上来的感觉。他身子起落之间已然欺身而近,伸手去抓她头发。这女子挽手中长剑嗤嗤将这傅传书刺开。剑法赫然别具派——不是越女剑法的路数。傅传书喝声道:“你是什么人?混入她们越女剑派,意欲何为?”只见这女子甩了一下头发,现出了本来面目却是赵碧儿。傅传书见是她,气得一顿足,心中恼恨这位碧儿处处卫护这位小师弟,全然未把他放在眼中,尤其今日本来可以除了袁承天,一劳永逸,再无后患,可偏偏闯进了她,坏了好事。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赵碧儿见大师兄怔怔出神,冷笑道:“大师兄你现在志得意满,便想起杀人的主意!袁师弟何罪之有,你偏偏不肯放过他?”傅传书道:“碧儿,你知道什么?近年来他们袁门弟子多杀人命,处处与有司衙门为难,杀害长官,可说罪在不赦!摄政王大为震怒,要求天下郡县州府道严缉袁门的乱党,一律格杀勿论,一经拿获就地正法;可见朝廷对这些反贼乱党恨之入骨!我受天恩,身为九门提督,拿奸犯科之人乃我职责所在,自然不能懈怠,所以今日之事就公而言,我毫无过错,罪在袁承天——他一味与朝廷为敌,不知悔改,所以既使杀了他也是罪有应得,否则要律法何在?”他说这些似乎有些道理,可说他只说了一面之辞,只说天下人反清复明,而对摄政王制下的重重赋税只字不提,有人瘐死于道路,无钱看病,只有捱死却是视而不见,于天下哀哀之百姓的苦难置之不理,只是凭一面之词,便定人家罪名,至于他背叛师门信条,效力于朝廷,有违本派门规却一字不提,可说是居心叵测,歹毒心肠!
此时郑萧萧也亦走来,于适才众人纷争,她一时难以公然插手,因为此次京都乃是受摄政王重金礼聘,所以明者自然不能与官军为敌,所以她只有见袁大哥受伤,而不能出手,否则大庭广众,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又要她如何自处?她虽心中担忧着袁大哥,可这话又不能公然说出口,只有隐忍。待见到他们昔日同门师姊赵碧儿现身,那么纵使傅传书一心要杀袁承天,只怕也是不成,便悄悄地回王府,因为多留无意;只是心中犹自苦楚,因为她眼见赵碧儿关心袁承天,眉间眼角透着怜悯,心中总觉不是滋味——其实师门之间关怀本无可厚非,然而在她看来男女授受不亲,却是不成!——可是这是他们昆仑派的事务,自己只是外人,也无从置喙,所以还是离去为是,否则又是徒增烦恼,那又何苦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风卷白雪,雪花在夜空中四下飘落;卷动这袁氏祠堂前广场上那高高的旗帜,忽啦啦作响,旗上之刁斗在夜空中响动。这本来偌大的广场而今满是人马。袁承天气息运转一周天约摸一柱香的功夫。他于外物一切不见,所以并不知有人要杀他。待起身只见身遭不远有一名官军死亡,而且额头眉间还中了本派的月牙夺魂钉,又见师姊赵碧儿,便猜中其中原由,必是这名官军想要趁自己运功疗伤之时结果自己性命,结果被赵碧儿发觉一月牙夺魂钉要了性命,可说是罪有应得!这时赵碧儿正看自己,满眼是情怀。袁承天觉得不自在,便转头向一旁看去,正见风雪中神伤而去的郑萧萧。他的心中不觉一动,心想:她亦是可怜人!只有白莲花卸任掌门让她一个弱女子担当起这白莲宗的掌门,可说重任在肩,无人与她分担。她只有一个人抗起这重任,不让白莲宗坠了威名,否则对不起前任掌门。想她这些年中一定饱经辛酸苦难,也只有一个人苦捱,放眼天下再无人可与她分担,虽然世上还有一位袁大哥,可是他还要为“反清复明”事业奔走尘埃,一日不得闲,所以她只有夜深时想起当初和袁大哥一起出生入死,联袂相行于江湖,可惜时光不可倒流,似乎于这一生之中再也不可以回到从前!有时郑萧萧一想到此处便泪水潸然而下,几乎要啜泣而声。今次此行她便是思念袁大哥至深,所以才应摄政王之重金礼聘前来京都,与其说是助多铎王爷宏图大业,不如说是为见袁大哥一面更为确切——原来在世间喜欢一个人不是说忘记就可以随便忘记?——只因这郑萧萧姑娘相思入骨,再不可以忘记从前种种情事!正所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这茫茫红尘多是有情不成眷属,落得南北劳雁纷飞,成了人间恨事!
赵碧儿见袁承天远望那郑萧萧消失在这茫茫风雪之中,心头猛可一震,别是一番滋味涌上心来,心中叹息:我问道长此生苦,道长一指笑青天!请问此生谁不苦?此生偏来这世间。此去青天无多路,好教人生念故人。故人已成陌生人,相见成恨泪成灰!
傅传书将这一切便收于眼底,心中升起一股无名火,心道:为什么小师弟处处有人怜惜,处处有人卫护?当年在昆仑派习武碧儿便对他青眼有加,而对我这个大师兄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仿佛我是个死人!师兄妹这样做或许情有可原,更可恨者是师父赵相承也是格外照顾他,仿佛他俨然成了掌门大师兄,而自己则成了不为人注目的人,想想当时的情形便是现在心中犹自愤愤不平,现在又见碧儿和郑萧萧她们两个犹自对这位袁师弟情意绵绵,能不气上心头,心想总有一日我让你们后悔也不及,否则我便不是傅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