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无条件支持

“我已与他深谈,他也欣然赞同。”

提及此事,施诗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愧疚,毕竟这种先行动后告知的做法,显得不够磊落。

但情势所迫,那时的凌昀正陷于昏迷的深渊,沟通的大门紧闭,任何商量都只能是一纸空谈。

幸运的是,凌昀通达情理,深深懂得她背后的考量。

施诗得以挣脱束缚,孙姥姥的助力功不可没。

基于这份恩情,将来无论风雨变换,赡养老人的重担,他们夫妻二人必会一肩挑起,不离不弃。

店铺一旦开张,田家紧巴巴的日子将大为改观,老太太若能因此积攒些家底,晚年自给自足,随心所欲,较之时常向人求助的境况,自然是云泥之别,自在许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中智慧,两人皆了然于胸,孙姥姥更是心知肚明。

岁月悠悠,世间百态,孙姥姥经历无数,只是环境的局限,使她观察人事的角度与施诗等人略有不同。

但这不妨碍她那份洞悉人心的睿智。

“你这样说,这店我就更不能平白接受了。”

孙姥姥态度坚决,一家子依托外孙女,已搅扰了许多平静,再无缘无故受赠店铺,若消息传至凌家,只怕外孙女与婆家的间隙会更加难以填补。

“何须在意他人眼光?”

凌昀未曾吝啬,是凌母自己选择了拒绝。

但孙姥姥摇摇头,“话虽如此,生活却是你们两人的,他体谅你,你也应心疼他。我理解你的好意,但总不能给人落下话柄。”

宋有财附和奶奶:“奶奶和妈妈含辛茹苦带大了我们,养老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你不必挂怀。我们知道你的经济无忧,但也别白白吃亏。”

施诗闻言,一时无言以对。

各方各执一词,难分高下,最终还是袁向和灵机一动:“不如当作小诗借钱给姥姥和田奶奶开店,等日后盈利,再由田奶奶还给小诗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