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无耻之尤

“我叫王伯安,和那个酒鬼一样,乃是庄师的学生,按辈分,你应该唤我一声师叔!”

这一声“师叔”出口,唐寅一脸的懵逼。

那个死酒鬼,极少说他的事情,唐寅也是直到那家伙走后,才知道他的名字叫李晋。

现在突然冒出个“师叔”!

可想而知,唐寅内心有多少句“曹尼玛”要狂飙而出。

王伯安见状,却是绕过唐寅,朝着柳斋长一瞪眼。

“柳秃子,我王伯安的师侄,还轮不到你来教训!”

柳斋长虽然发际线有些上移,但是绝对算不上秃顶。

这话,有些羞辱人的嫌疑。

本以为柳斋长会大怒,然而,他听到这话,只是脸色涨的通红,没有反驳,反而别过脸去。

堂堂白鹿书院举人院的斋长,被人骂秃子,竟然不敢回嘴?

你敢信?

要知道,柳斋长可是连马山长的面子都敢不给的存在。

所有考生包括唐寅,都是一脸惊讶的看向王伯安。

只有那些讲师们,在王伯安出现的时候,都是一脸心悸的模样。

邓太安则在对方自报家门的时候,就浑身颤抖起来。

看向唐寅的眼神,止不住的羡慕嫉妒恨,牙齿咬着嘴唇,几乎渗出血来。

王伯安,论经院的斋长,却天资聪颖,十二岁中得秀才,十五岁中进士,还在二甲行列。

要不是他年龄小,磨练个几年再参加会试,估计一个一甲跑不掉。

这样的天资,在整个大明历史上,也是独一份。

然而,这家伙性格却是古怪的很,不喜当官,却很喜欢研究经典,考中进士后,也不去选官。

即便后来,陛下破例给他翰林院学士的官职,这货就是不去上任,而是关在家里继续研读经书。

王伯安师从大儒庄墨寒。

庄墨寒致仕后,便跟着老师来到了白鹿书院,任论经院斋长一职。

这家伙,初来书院,就一副牛逼轰轰的模样,才四十多岁,就当任斋长,自然有人不服。

读书人之间,互相不服也很常见,于是马山长便安排了一场辩论。

然而,一场辩论下来,却是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这货,看起来性情古怪,却是学识惊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经典释义信手拈来。

一场辩论,王伯安以一挑十,彻底说服了所有人。

那十人中,就有柳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