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卒们纷纷拿起武器,奔向各自的岗位。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勇敢,仿佛已经做好了为守关而战的准备。
王双站在关楼上,凝视着远方随时可能到来的汉军。
时间回转到一日前。
函谷关被王双偷袭了之后,整个关隘陷入了一片混乱。
烽火连天,战鼓雷动,魏军的旗帜在关楼上迎风飘扬,显得格外刺眼。
镇守弘农的廖化,闻讯后当即怒目圆睁,胡须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他迅速集结兵力,誓要将这失守的要害之地重新夺回。
廖化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立于弘农城头,眼神坚定如铁。
他深知函谷关的重要性,一旦失守,进入洛阳平原的张苞所部就危险了。
因此,他必须尽快行动,趁魏军未站稳脚跟之计,发起反击。
“传令下去,全体兵卒,即刻整装待发,随我夺回函谷关!”廖化声音洪亮,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兵卒们闻令而动,迅速整备,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为夺回函谷关而战。
夜色如墨,月黑风高。
廖化率领汉军,悄无声息地向着函谷关进发。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越密林,绕过魏军的哨卡,一步步逼近关隘。
当汉军抵达函谷关下时,天色已近黎明。
廖化抬头望去,只见关楼巍峨,城墙坚固,魏军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他心中一紧,但随即涌起一股豪情,他相信,只要汉军齐心协力,定能攻破这险要的关隘。
“攻城!”廖化一声令下,汉军兵卒如潮水般涌向关隘。
他们手持云梯、撞木,奋不顾身地向着城墙冲去。
魏军守将王双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指挥兵卒在城墙上严阵以待,箭如雨下,石如飞蝗,汉军攻势一时受阻。
廖化见状,眉头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焦虑。
但他很快便镇定了下来,他知道,攻城之战,拼的就是毅力和勇气。
他亲自率领敢死队,手持长枪,身先士卒,冲向城墙。
在他的带领下,汉军兵卒士气大振,纷纷奋勇向前,与魏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王双守在城楼上,冷眼看着汉军的攻势。
他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狠厉之色。他手持长剑,指挥若定,魏军在他的带领下,顽强抵抗着汉军的进攻。
城楼下的汉军,虽然勇猛无比,但在王双的严密防守下,却难以取得突破。
攻城之战持续了数日,汉军损失惨重。
廖化看着身边的兵卒一个个倒下,心中如刀割一般疼痛。
他的铠甲上沾满了血迹和泥土,面容憔悴,眼神中却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场战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
然而,王双守城事宜安排得恰当无比,函谷关仿佛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汉军虽然勇猛,但却难以攻拔而下。廖化心急如焚,他深知再这样耗下去,汉军将耗尽士气,陷入绝境。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在廖化的脑海中闪过。
他记得洛阳城中还有张苞所部,如果他们能从内往外攻,与汉军两面夹击,或许能够拿下函谷关。
于是,他立即派人前往洛阳,向张苞求援。
使者快马加鞭,穿越了战火纷飞的战场,终于抵达了谷县,找到了张苞。
张苞早就准备拿下函谷关了,却因为被魏军牵制,难以成行。
现在得知廖化已经在攻函谷关了,他当即决定出兵支援廖化。
然而,局势却比廖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当张苞所部陷入洛阳平原之后,他们很快便发现了魏军的埋伏。
魏军似乎早已料到了张苞的行动,提前设下了陷阱。
张苞部被魏军重重包围,陷入了绝境。
廖化在函谷关下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一沉。
他明白,如果张苞部被魏军围歼,那么汉军将失去两面夹击的机会,函谷关也将难以夺回。
他焦急地望着洛阳方向,心中充满了忧虑。
此时的函谷关下,汉军与魏军依然在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