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让自己的思绪更加清晰。
接下来的三天里,诸葛亮四处奔走,与那些买官的人一一商谈。
他晓以利害,动之以情,试图说服他们为军中出力。
然而,那些人却各怀鬼胎,有的推三阻四,有的干脆闭门不见。
三天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在这短短的三日里,诸葛亮为了说服那些买官之人交出粮草,可谓是费尽了心思,磨破了嘴皮。
然而,进展却并不如他所愿,那些买官之人或是心存侥幸,或是顾虑重重,真正愿意交出粮草的并不多。
这日,刘禅坐在御书房内,面色阴沉如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他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却显得心不在焉。
片刻后,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吩咐道:“传朕旨意,对于那些交了部分粮草来卖命的买官之人,朕暂且不处罚他们,但粮草必须尽快交齐;对于那些交了规定粮草的买官之人,朕直接将他们放归,不再追究;而那些一点粮草都没交的,哼,朕直接将他们拉到东市,以卖官鬻爵之罪,将他们斩首示众!”
旨意传下,宫中一片哗然。
那些买官之人更是惊慌失措,纷纷打听自己的处境。
有些人得知自己暂时安全,不禁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有些人则得知自己将被放归,心中五味杂陈,既感庆幸又觉失落;而那些一点粮草都没交的人,则是如遭雷击,面如土色。
东市之上,人头攒动,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刑场中央,刽子手手持利刃,面无表情地站立着,仿佛一尊冷酷的雕像。
四周,士兵们手持长枪,将刑场围得水泄不通,严防有人劫法场。
那些将被斩首的买官之人,被士兵们押解着来到了刑场。
他们之中,有的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显然是经历了不少苦难;有的人则衣着华丽,但此刻却面色惨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其中,有一个买官之人,名叫李贵,他原本是个富商,为了谋取官职,不惜花费巨资买通了黄皓。
然而,如今黄皓已死,他也被牵连其中。
此刻,他站在刑场上,浑身颤抖,口中喃喃自语:“我怎能如此糊涂,为了一个官职,竟落得如此下场……”
另一个买官之人,名叫张彪,他性格倔强,宁死也不愿交出粮草。
此刻,他被士兵们押解着,口中却不停地咒骂着:“刘禅小儿,你贪得无厌,我张彪就是死,也不会交出一粒粮食!”
刽子手闻言,眉头一皱,冷冷地瞥了张彪一眼,心中暗自嘀咕:“这人倒是硬气,不过,硬气又有什么用?还不是难逃一死。”
就在这时,刘禅的旨意再次传来:“对于那些愿意在此时上交粮草钱粮的买官之人,朕可以网开一面,但恕罪的粮草钱粮,已是三日前的三倍了。”
这话一出,刑场上顿时一片哗然。
那些原本绝望的买官之人,眼中又闪过一丝希望。
他们纷纷转头,看向那传旨的宦官,眼中充满了期待和恳求。
李贵闻言,心中一动,他连忙跪倒在地,大声喊道:“陛下英明,我愿意上交三倍粮草钱粮,求陛下饶我一命!”
张彪见状,却是不屑地哼了一声:“李贵,你这贪生怕死之辈,我张彪就是死,也不会向刘禅低头!”
说着,他挺直了腰板,大声喊道:“刘禅小儿,你要杀便杀,我张彪皱一下眉头就不是好汉!”
刽子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挥了挥手,示意士兵将张彪押到刑台前。
张彪被押到刑台前,却依旧是面不改色,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就在这时,一个买官之人突然冲了出来,他名叫王强,原本也是个富商。
他看着张彪,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和挣扎。片刻后,他咬了咬牙,大声喊道:“张彪兄弟,我王强陪你一起死!我宁可死,也不会向刘禅低头!”
说着,他也挺直了腰板,站在了张彪的身旁。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刽子手见状,眉头一皱,心中暗自嘀咕:“这两人倒是硬气,不过,硬气又有什么用?还不是难逃一死。”
然而,就在这时,那些还没有完全交完钱粮的买官之人,却纷纷被眼前的情景所触动。
他们看着张彪和王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