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介问,百姓种的是谁的地,地里产的粮又归谁,商贾又出自哪家,取之于民后,谁来决定是否用于民。
齐烨依旧哑口无言。
周介依旧问那句话,如何让大康走向盛世。
齐烨答,重视军伍,提高福利待遇,增加训练强度。
周介乐的和三孙子似的,作战勇猛如齐怀武,深得天子信任如西关大帅,肆无忌惮如幽王,不照样偷偷摸摸的练兵,更是要以战养战,还只能精练骑卒,幽王总比世子看的远看的深吧,既然如此,又为何偷偷摸摸的练兵,以战养战的练兵,这不恰恰说明了许多事吗。
三孙子一样的周介,给了齐烨致命一击,各朝各代,有没有一个朝代没有贪官,有没有一个朝代,甭管是盛世还是皇朝末期,清官比贪官多?
每朝每代都这个熊样,大家缝缝补补罢了,凑合着过得了,谁不想进取,都想,问题是想进取的人,其中八成是因为自己没得到足够的利益,稍微进取进取,不过是将得到利益的人取而代之罢了。
用周介的话来说,所谓盛世,不过是相对的。
百姓的日子好,世家和官员的日子更好。
百信的日子不好,世家和官员的日子还是好。
齐烨可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不能让世家和官员日子不好过。
世家和官员的日子不好过,百姓一定不会过上好日子。
就这一句话,齐烨沉默了至少一刻钟,愣是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临走之前,周介给了齐烨狠狠一个暴击。
南庄全是人才,多是忠肝义胆的贤良之才,这还是齐烨混了一年多才“笼络”到了的人马。
再给齐烨十年时间,十年之后,哪怕身边有着近百名真正的贤良,真正的清官,全部扔到朝堂上,全部扔到天下四地十二道,全部担任要职,结果是什么,是屁用不顶,国朝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这些忠肝义胆的贤良之才之所以是贤良之才,因为他们现在围绕在齐烨身边,身边也都是“志同道合”之人,说句更难听的话,都是活在象牙塔中的小天真!
离开了齐烨,到了天下各地,大部分都会寸步难行。
离开了志同道合之人,大部分人都会孤掌难鸣。
寸步难行、孤掌难鸣,最终隐于风沙之中。
京中,齐烨看到的只是京中百姓,即便去了南地,看到的也是一些州城的百姓,最多各处县镇,还有村儿呢,还有大康版图密密麻麻的犄角旮旯呢,齐烨根本没看到。
就是这些犄角旮旯,这才是真正的江山,真正的国朝,真正的百姓。
齐烨以为他自己看到的百姓就够苦的了,可真正的苦,真正苦的百姓,他根本想象不出来。
就是这种苦,给了佛教极大的生存空间和发扬壮大的土壤。
如果齐烨要对付佛教,他削弱的不是佛教的影响力,而是无数百姓虚无缥缈的憧憬和最后一丝期盼,连憧憬和期盼都没有了,能不出乱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