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打机锋

只有随行而来的后辈不明所以,努力思考楚歌的话。

楚歌见至诚大儒沉思,又道:“就像这顶华盖,前辈觉得是风在动,还是宝盖在动?”

至诚顺着楚歌手指看过去,却是殿外青妃打着得宝盖在微风下缓缓摇曳。

至诚大儒一时不明所以,却又觉得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不合适。

说宝盖在动,那这位佛子肯定会说是风吹过,宝盖才会跟着动,没有风,宝盖怎么可能动?

若是回答风动,佛子肯定又会说明明眼睛看到的是宝盖在动,风动怎么证明?

想了想反问道:“佛子觉得是风在动,还是宝盖在动?”

人前显圣的机会来了,楚歌故作高深,背着双手缓缓道:“仁者心动!”

这次连一众大乘、化真修士也陷入了沉思,圆灭低头想了几息,双掌合十心悦诚服道:“善!佛子佛法领悟之深,老衲敬佩!”

至诚大儒晚了几息豁然开朗,同样心悦诚服道:“大善,佛子天资出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之法果然玄妙非凡!”

至诚大儒终于明白楚歌的意思,风、宝盖、心三者动静之间,全凭一心之起灭。

一念心起,看到的只不是是浮华的表象,所以才会纠结心即理、佛即理的问题。

所以楚歌才会说他的佛不是至诚大儒的理。

心念不起,便可以超脱于困境,超脱于现状的妄心。

既非风动,也非幡动,而是观察者的心在动。

这个心也即是心学所提倡的心即理,或者心宗所讲的心即佛。

所以楚歌又会说理即佛!

至诚大儒默默感叹了一句,为何我儒门没有如此天纵奇才?

但是心中关于炎洲的困境却豁然开朗,玄门和释门无论答不答应出手,只要儒门做到问心无愧就是,患得患忧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一番机锋,除了圆灭已经踏入地仙,而他踏入地仙又是经过楚歌偈语顿悟,领悟的最快,剩下的就是至诚大儒了。

至诚大儒精通各家经典,第二个领悟过来,剩下的低境界修士还无所谓,化真境修士却意犹未尽,仿佛隔着一层纸,明明一捅就破,却怎么也触及不到那层纸上。

这时只觉一阵威压波动传出,却见一名老僧站着入定,内心陷入无比混乱当中,正是般若门的大至禅师。

般若门的经典般若经同样是心宗的基石,所以佛法最深的大至禅师受到这番机锋的冲击最深,陷入了禅机当中无法自拔。

此刻大至禅师内心无比混乱,竟然顾不得收敛威压,来观礼的宾客露出深深忌惮。

这默默无闻的老和尚好可怕的威压,释门这些年低调无比,底蕴竟然如此深厚!

“圆灭上师,快相助大至师叔!”

般若门的众人慌了,这番冲击若是大至禅师不能走出来,恐怕会落得道消的下场。

圆灭也很无奈,并非他不出手,这些佛念上的困境他压根就无法插手,除非对方自己破开佛念上的迷障。

般若门的众人自然也清楚这一点,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至禅师就这样陷入无休止的困顿,身死道消吧?

圆灭无奈看着楚歌,楚歌莫名其妙。

你看我做甚,我说句不相干的话,人家自己走火入魔,这也能怪小爷头上?

不过目前他还需要各宗门的拥趸,这老和尚还真不能挂,楚歌也不知道能不能唤醒大至,只能冒险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