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俊,前几日才到京城,却从南京吏部尚书到如今京师户部尚书,眼下又入阁,可谓一步登天。
众人看向他的眼神中说不出的羡慕,他到底是做了什么得了陛下青眼,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个机会?
蔡国用,工部尚书,此前主持工部事,为官清廉,能继续待在内阁也是正常。
“卢象升!”朱由检报到第四个名字。
对于卢象升能进内阁,众人也不奇怪,此前围济南城,卢象升可算不世之功了,之后又带兵去了沈阳,又毫发无伤得回来,做了这兵部尚书,他们早想到卢象升有入阁的这一日。
杨嗣昌垂着脑袋,牙根紧紧咬着,这已经是第四个了,还有一个名额,总要到自己了吧!
卢象升做不做阁臣,也无所谓了,杨廷麟毕竟资历少了些,自己本也没打算真选杨廷麟。
刘宇亮致仕,薛国观和方逢年被陛下罢了阁臣,这满朝文武,也就只能是自己了吧!
“最后一个...”朱由检朝下看了一眼,最后将目光钉在礼部一人身上,“蒋德璟!”
“什么?蒋德璟?”
“礼部右侍郎?蒋德璟?”
“怎么会是他?”
朱由检最后一个名字说完,下面嘈杂声又起,朱由检让他们议论了一番,然后才开口道:“可有异议?”
杨嗣昌右手都快将左手的骨头捏断了,好险才没有失声叫出来,他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况且,蒋德璟这人,向来与自己不对付,陛下弃自己而选他,是何意?
杨嗣昌为兵部尚书时,因议增兵十二万,增饷二十八万,其措饷之策有:因论粮、溢地、事例、驿递。
而杨嗣昌的因粮,和卢象升当时提的还不通,卢象升的因粮食针对富人,而杨嗣昌是针对所有人,因旧额之粮,量为加派,亩输粮六合,石这折银八钱,伤地不与,岁得银九十二万九千。
溢地,就是民间土田溢原额者,核实输赋,岁得银四十万两。
驿递,就是裁撤邮驿,以二十万充饷。
蒋德璟当时便以国家社稷为重,对杨嗣昌此种不顾民生艰难搜刮、横征暴敛的行为深感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