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乾坤已定,风波未宁

李珣本就得位不正,人心未曾归服,如今手下朝臣军民又都因西山一战而人心惶惶、士气低迷,其中更有不少做惯墙头草的早早看明了风向,暗中做好迎接王师拨乱反正的准备,只等王烈大军一到,或开城纳降,或临阵倒戈。

王烈父女一路势如破竹来到京师,却见到京师九门大开,完全看不到负隅顽抗的叛军。

他们惊异之下正要派人入城查问,马骥却忽地来了营中,告知他们李珣早在数日前便裹挟了朝中文武,搜刮了府库钱财,由“白莲教”的八龙子率兵护送着去了齐鲁之地。

如今大家都已知道“白莲教”暗中在齐鲁一带经营多年,在李珣篡位后,更借机将齐鲁全省纳入掌控。

王烈当年平定过与“白莲教”勾结的越王之乱,很清楚这等邪教惑乱人心的厉害,也便知道接下来要进兵齐鲁的话,只怕有几场真正的硬仗要打。

不过下一步的战事如何定夺,还要由治平帝李杭决断,所以他便下令大军留驻城外,同时派人飞马将此事报知后方的李杭。

数日后,李杭率众文武来到京师,先入京接管了皇宫和各处衙署,令朝野人心安定下来,上下君臣一干人等焦头烂额地忙了六七天后,才在太和殿举行了一次大朝会共商国是。

群臣见驾已毕,高座龙椅上的李杭环顾下方文武群臣,缓缓开口道:“仰赖历代先皇庇佑,众卿鼎力扶持,军民一心用命,朕才得以拨乱反正,重归京师。如今江山虽复正统,却还有两件大事待办,一是镇国神器‘崆峒印’遗失,二是反王李珣割据齐鲁。不知众卿何以教朕?”

位在群臣之首,打横坐在一个绣龙墩上的马骥神色淡然向上拱手道:“此次未能擒杀‘黑山老妖’,收回‘崆峒印’,微臣惭愧无地,还请陛下降罪。”

李杭见马骥口称请罪言,却坐得四平八稳,忙含笑道:“太师言重,便是昔年的太祖皇帝与元太师,也未能擒杀‘黑山老妖’。此非战之罪,只怪妖魔太过凶顽。若说有罪,则罪只在将镇国神器轻授予人的反王李珣!”

在温言安抚马骥的同时,他悄悄向一旁丢个眼色。

朝班中一位年轻的御史急忙出列,向上见礼后禀道:“陛下,此事虽非太师之罪,却终须由太师解决,旁人也无力降服那‘黑山老妖’。”

看着李杭向自己投来满怀希冀的目光,马骥微微皱眉道:“陛下明鉴,微臣自问或能稍稍压制‘黑山老妖’,却无力将其擒杀,恐有负陛下厚望。听闻不久前国师‘普渡慈航’渡过风劫功成一品,又凭借一场论道演法折服光明法王,令其心甘情愿让出北地草原供国师弘法传教。陛下若能请国师出手,成事的把握将远胜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