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人并非龚氏那等见识短浅之辈。她出身不凡,自小又得父兄母姐言传身教,见过的少年英才不知凡几,所以对小小年纪却医术高明的慕皎皎没有任何怀疑。
如今慕皎皎来了,她便主动上前行了个大礼,便邀慕皎皎来给孩子把脉。
慕皎皎给孩子把了左手,再换右手把了把,翻开眼睑看了看,便放开手:“我说的没错,他的确是生病了。小儿惊热,脏腑之疾尔,不是什么大毛病,吃三颗泻肝丸就好了。”
“小儿惊热,贫僧记得症状乃是内蕴实热,郁勃发惊,甚则搐掣,变而痫耳。但是尉迟小郎君的症状与之并不相符。”聚通大师闻言便道。
慕皎皎便笑:“的确是有些不同。只是不知大师可曾听说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人体奥秘极多,不同的人身体状况只要有丁点的不同,在不同的病症下也会反馈出不同的状况。肝为风木之脏,风木多震动,故肝病易惊。不过惊的产生和心气状况很有关系,心气虚的人,容易致惊。肝主惊,又肝主目,所以这位小郎君受惊后会有双目直视的症状出现。而口不能言,不能进食,也皆原于心肝、肝经内热所致。肝为排毒的器官,肝中燥热,无法正常排毒,让人无心说话饮食。我没猜错的话,小郎君之所以会得这个病,盖是因为房里地龙烧得太热,加之无意间受了惊吓,热邪入体,所以才会如此。而当时给他惊吓的必定是一位威严的长辈,所以才会让他的症状发作得如此猛烈。”
听她说得头头是道,聚通大师都不由双眼大亮:“慕娘子言之有理。果然贫僧还是见识浅薄,让小娘子看笑话了。”
“大师言重了。您是修佛之人,一心钻研佛法,于医道并不精通。有道是术业有专攻,在佛法方面,小女是万万不敢在您跟前班门弄斧的。”慕皎皎连忙应道,“而且,方才也多亏了您为小郎君诵经,让他心绪平和,我才方便准确快速的给他把出病因来。”
聚通大师连忙又念了声佛号,连道不敢,便退让到一边:“既然慕娘子已经看出了病因,就请速速为尉迟小郎君医治吧!病在儿心,痛在娘心,想必现在尉迟少夫人已经心如刀割了。”
慕皎皎颔首,回头对年轻妇人道:“把孩子放到石桌上,给他放平了。”
年轻妇人连忙应了,赶紧就将孩子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摊平。
慕皎皎拔下头上的一支纯金发簪。一手轻轻一拧,发簪发出一声叮的脆响,便又分作两截。慕皎皎将其中一截抽出来,出现在众人眼前的赫然便是一根五寸来长的尖细金针。
将金针一一刺入孩子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过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众人便见着孩子呆呆的眼珠子开始转动起来。当慕皎皎针灸完最后一个穴位,拔出金针,孩子紧闭的小嘴也微微张开,对着年轻妇人弱弱的唤了声:“阿娘。”
“我的儿啊!”
年轻妇人终于忍不住,连忙叫着上前将孩子搂进怀里。“我的儿,你可算是好了!这些天真是吓死阿娘了!”
母子二人亲热了好一会,年轻妇人才想起来抱着孩子感谢慕皎皎,还非要孩子给慕皎皎行礼。这个小小的孩子也果然听话,真个虚虚的站好,毕恭毕敬的冲慕皎皎拱手一礼,颇有几分大家风范。
慕皎皎也忙还礼,又对年轻妇人道:“孩子现在身子弱,还是别让他站着了。或坐或躺,让他好好歇口气。再说,他的病也还没好全呢!”
说罢,她又问向小比丘:“这里可有笔墨纸砚?”
“有的有的,小僧这就去给女施主取来!”
小比丘很快抬来笔墨纸砚,慕皎皎写了一副泻肝丸的方子交付过去:“庙里应该有药材吧?照着方子做出三颗药来,给小郎君服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