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她需要好好想想,仔细地想一想,再做决断!
~~~~~
七月十五,是于静潇十九岁的生辰,这一晚有白煦和小一号陪着,虽然不是最热闹的,但却是她穿越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个生辰了。
但人往往就是这样,越是沉浸于幸福中,心里便会越加畏惧,畏惧这种日子会有消失的一天。于静潇也是这样,这样满足的日子每过一天,她便多一分贪心,想要永远过下去。但她也知道,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
自从她在送子观音庙见过那名道士后,便似在安逸幸福的土层下面埋下了一枚不稳定的因子,只待时机成熟,它便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甚至动摇目前她拥有的一切。
只是那种突变会来得那样快,那样猛,却是她始料未及的。
转眼便至八月,时隔四个月,那位格海丹的马贼拓拔真,如约集合了他的族群以及与他们族人交好,并有同样遭遇的其他两个族群,总共约五万余人,赶着数不尽的车马牛羊,越境来到了西北。
白煦说到做到,替他们安排了住的地方,供给了足够的食物,甚至还划分出了大片的牧场来安置他们。
这些以格海丹族为首的牧民们,对他自然是感恩戴德。
牧民们此次南来,不但带来了大批的牛羊,还带来了大批珍贵的草原马的种马,这便大大提升了西北边关军队战马的素质。
这五万名牧民甚至还主动挑出了一万名青壮年,组成骑兵师,投入白煦麾下效力。因为他们深刻理解,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便如待宰的牛羊一样,早晚有任人宰割的一天。
白煦深知,草原民族性情如火,对于他们的好意,如果拒绝,便等若是变相的侮辱,所以他只能把这一支战斗力惊人的骑兵师编入军队,用以守卫边关。
然而他的这个做法,却惊动了朝野。拥有一支精悍彪勇的万人骑兵队,这已足够构成对朝廷、乃至江山社稷的威胁。
一时间,朝中不少文官武将纷纷上表,质疑白煦此举的用心,请皇上严肃处理。
然而白莫觞却不为所动,完全未予表态,这事儿便也就这样暂时被压了下去。
可是其后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几件事,似乎是冥冥之中早有天定,注定白煦与白莫觞这两条蛟龙无法共存于一片天地。
八月中旬,中秋佳节,京中本在欢度节日,朝中有武将突然举报,在西北的密探竟然查到了一处隐秘的兵工厂和铸币厂,这可是对于王权最大的威胁与挑战。
白莫觞立时下命严查。
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就在这敏感的时刻,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要命的事情。
晋国的吴王在知道自己的父皇曾经秘密下达狙杀令对付白煦后,为此颇觉歉意,遂遣来魏,给白煦送来赔礼。这些礼物中还有一套草原民族的喜服,正是于静潇当日曾经穿过的。吴王还写了一封致歉信,信中略调侃了他们几句,提及了他俩在草原上燃红烛,穿喜服,洞房花烛的事。
这晋国的使臣也该着倒霉,一进魏国边境,便被白莫觞派在此处的密探逮了个正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