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管家,有地位、很厉害的人物。
而这样的人物,却是当初被赶出家门、走投无路才来到庄上的。
闲聊之时说起这些,婆媳两个自是感慨万千。
也有些埋怨柳如霜当初没有去徐家告状,他们长辈自然会来为她和两个小的作主。
对此,柳如霜只是笑笑,并未多作辩解。
毕竟当时原主留下的记忆里,当年那一幕很清晰,不然七月半那天,她也不会那么对待两个舅舅了。
只不过后来她站在客观局外人的立场,重新思量这个问题,在都是农家人都有养老养小担子扛在肩上。
借急不借穷,本来就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儿。
借是情份,不借是本份,没人欠着你的。
当然徐家表现得也是过份了些,原主委屈寒心也在道理上。
说多了都是辛酸泪吧,谁家没有本难念的经呢。
而今柳如霜混得好,虽然忙了些,但一切都是为了铺开事业而努力,都规划实施起来后,自然不用那么忙了。
现在她给徐家机会,其实也有扶持徐家、培养新的管事之意。
就算舅舅们升值空间有限。
两个表哥却有机会。
他们还年轻,去外头见见世面了,只要不傻不太无知、也不乱来,将来还不是妥妥的管事人手?
只不过心里这个念头,她是绝对不会现在就明着说出来的,也不会给徐家人任何暗示。
这样才能看他们为人处世的问题,是否符合她的基本要求。
她在村里挑了十几个少年来培养,固然有一把力气和积极劲儿,也能团结互助和忠于她。
但毕竟年纪都还太小,不能单飞也不能跑远,只能继续培养着,并多往帐房和管事的方向训练。
再过个三五年就能见着成效了。
……
红豆糕溢出香味时,在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孩子跑了过来。
他们嘴馋地蹦跳着,惦着吃又不好意思开口,自己在那儿嘻嘻哈哈互相嘲笑着。
柳如霜哄着他们再去玩一会儿,可以吃的时候肯定会喊他们,这才把他们赶开。
看着跟在小叔小姑后头跑的大宝小宝,柳如霜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
明年让大哥把大宝送去启蒙,她也把小弟小妹送去启蒙。
一边可以让叔侄在一起读书、一个也是让他们感受一下塾学的气氛。
小弟小妹如今能识不少字了,也能背不少诗,但正规书却会的并不多,因为她没空系统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