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宫门口的粮山

这一晚,林天良还在纠结如何与媳妇说明真相,半夜都没睡着。

柳如霜只当他回来故地心情复杂,也没多问,带孩子早早睡了,借机在空间里折腾。

清晨的正阳门外,一车车粮行在上朝队伍的前面,引无数朝臣们议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朝臣每天从正阳门进宫到武英殿或文华殿上朝。

这天早上,看到正阳门外粮袋堆积如山,排出好远,更是惊讶得不可置信。

户部前儿还在哭穷,说今年收粮不多,不能免南地水旱灾地的赋税。

甚至还哭着说这样容易被其他州县效仿拒缴粮税,国库缺粮,朝廷众臣岂不都要饿肚子了?

也难怪昨天林天良张口就骂户部那些人哭穷废物,皇帝虽怒但也无可辩驳。

这不才哭过么。

朝堂上,自然有人先问起外头“粮山”一事。

皇帝一脸骄傲地说,那是六皇子兑现的承诺,十万石粮。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正准备继续嚎的户部尚书和侍郎们……

张诚志更是脸色大变,心中暗道不好。

果然接下来皇帝就一副语重心长的态度提到了户部。

说户部这十几年来年年喊穷,他坐在龙椅上都觉得不体面了。

八年前为兵粮而起的争执,如今六皇子以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对的。

那反之不对的,就是户部当年跳得很高的那几个。

尚书张诚志,左右侍郎陈文斌、杨有余。

不等他们辩解,皇帝又直指一年前南地三州水涝还有西南干旱,民不聊生时户部的消极处理态度。

最后若非太子力挽狂澜,恐怕也没那么快解决问题,说不定现在还得官逼民反、动乱不堪。

这指责一反常态有些严重。

平日里眼观六路的朝臣们这次齐刷刷地闭了嘴,就连与户部息息相关的陈王,也不敢吭气儿。

“朝廷不养废物,更不养蛀虫!你们现在摘官回家反省自己的错误!”

最后,皇帝当朝摘了户部三个长官的乌纱,让他们回家去。

也不给他们反应时间,立刻下令太子与吏部调派的两个主簿带人去接管户部,顺便查查户部积年问题。

张诚志掌管户部十多年,从来都是顺风顺水、如鱼得水,没想到毫无预兆地被摘了官、丢了权。

一时之间满朝都有些怔愣,这是什么情况?

(/89536/89536058/313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