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新吏和新法

大秦海归 三月啦 2550 字 3个月前

而李斯之所以转变的如此丝滑,那是因为当年他曾经亲手镇压过法家内部的反动分子。

而作为镇压者,如果说李斯没有研究过那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难怪赵泗没怎么出力李斯就已经完成了转变,并且开始建立成体系的思想。

在此之前,这套思想已经近乎于完善了……

从《为吏之道》《语说》等当年奏事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法家极为流行,甚至已经逐渐自成体系,只不过缺少一个人将这一切融会贯通。

还是那句话……

在这个风云交际的时代,大部分一个现代人能想到的,古人都已经想过了。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够成功的存续了下来。

为何没能存续下来也很简单……

这是,封建社会。

彼时大秦刚刚一统,始皇帝又十分急切的想要将秦法秦律普及地方,欲速,必先严明法纪,以酷吏而治。

政治场上,向来是容不得摇摆的,所有政治决策都不会两全其美,只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故而,始皇帝的意志代表了这种温和派不会有胜利的空间。

始皇帝要的是快,而且还要最大程度的压榨黔首的个人价值,这一点只有旧法能够做到。

哪怕,后患无穷,但始皇帝骄傲的认为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处理好这些东西。

相比较于思想,实实在在的动员力才是始皇帝最需要的。

旧法的魅力就在于此,别管社会人心如何,看看始皇帝在位的时候弄了多少大工程?

新法新吏始皇帝不喜欢,因为这会严重影响效率,而且赵泗推断,恐怕那个时候的始皇帝身体就已经开始每况愈下吞服仙丹,种种原因之下才让始皇帝做出了急功近利的选择。

而李斯则适逢其会……

攘外必先安内,先扫清队伍里的软弱派,再和儒家乃至于社会的主流思想决一死战,彻底定下法家的根基所在。

所以,腾这位新法的成员,致仕归家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在那个关键时刻,不管是始皇帝还是李斯,都容不得一点摇摆和软弱。

那个时候,是要坚定的大步往前走的。

所谓大才,放在时代的背景之下,不被取用也是有道理的,此非善恶人情可辩,国家大事不容摇摆。

始皇帝闻声,眼中闪过几分诧异,终究还是带着复杂点了点头。

“不错……”

他是真没想到赵泗居然能够仅仅通过文书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当年的思想和国策上做出的选择和斗争。

“不过孙儿还有一个问题。”赵泗笑了一下。

“问!”始皇帝点了点头。

“那位南郡郡守腾,有没有一个女儿?”赵泗嘿嘿开口问道。

他可不是惦记黑夫的老婆,好奇,纯粹是好奇……

查秦国资料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其实现在出土的很多文献都和大部分人对秦国的刻板印象有所不同。

大家可以看看《为吏之道》和《以官治吏及黔首》,几乎完全有别于对法家的刻板印象,甚至有各家各派的思想影子。

经过考证,秦汉时期的官员是对地方拥有制定思想行为准则的权利的。

我不认为《为吏之道》是官方普及全国的行为准则,因为如果是的话,和秦国的种种行政措施冲突太大了,若合理推测的话,我认为这些是他们对地方官员的训诫,而非大秦对天下百官的训诫,并且这种新吏思想应该是被弃用的。

还是得感慨一下,今人能够看到的问题,古人其实也早就看到了啊。

只不过出于种种原因,没有选择啊。

今人认为的十年百年,一代人两代人就可以完成,自认为两全其美,稳步求进,可对于古人来说,那就是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的事情啊。

今日怪古人急于求成,古人也恨自己不能再活五百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