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灭口

经过谢饕饕、侯三、林小宝三人的努力,江海潮终于得到了凶手的画像。

画像中的男人,肤色晦暗,鼻翼很宽,鼻梁有点扁,但是眼窝较深,视觉上又把鼻梁凸显了出来,给人的第一个感觉,不太像中国人,至少,不像汉族人。他方脸,左脸颊后侧靠近耳朵的位置,有道斜着的疤,一直延伸到颈部,长度约为三厘米。他本是穿着黑色连帽衫的,但是作为通缉令面部画像来说,没必要体现这个特征。

专案组早有定论,行动当日,凶手从北门出了小区后,右拐,进而不知所终。要么他找机会换了装,要么就是在小区和最近的路面监控之间,凶手有个落脚点。由于缺乏凶手体貌特征,之前对小区附近的走访和搜索,均未见成效。现在有了画像,新一轮的搜捕将重新开始。一夜之间,通缉令就遍布滨海的大街小巷。

江海潮命人重新检查监控,很快发现了新情况。大魏豪庭门卫监控及小区内部监控显示,在案发前五天,也就是3月31日17:51,凶手曾到过小区,并进入过五号楼。他穿着件红色连帽衫,但没戴帽子,面部特征跟通缉令画像完全相符。

这个发现令江海潮极为兴奋,证明了侯三等人的画像是靠谱的。为此,江海潮把三名证人全放了,但是禁止他们离开滨海。出了公安局后,侯三第一时间搬家,远离那个是非之地。监控显示,那人在小区逗留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从小区北门进入,又从北门步行离开,转而右行。江海潮判断,那应是事前踩点,而且那个时间点是有选择的。下午六点左右,小区出入人流大,正是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候。那个时候踩点,很难引起外人的注意。

这是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凶手行动的终点是大魏豪庭,那起点呢?江海潮立即调取道路监控。大魏豪庭北门外东西路段叫金华路,小区坐落在路段中间。以小区北门为坐标,向东大约一千米,向西大约七百米,各有一个十字路口,设有完备的路面监控。既然凶手离开小区后右行,那么金华路东段就是凶手来的方向。但谨慎起见,江海潮调取了东西两个方向十字路口的监控。

可是,东西两个方向的监控中,都没找到凶手的步行影像。显然,对方要么就近居住,要么有交通工具,还可能乘坐公交或出租车。

半天之后,凶手就近居住的可能性,被彻底排除。江海潮安排了三个派出所的警力,以大魏豪庭北门为坐标,把金华路向东一千米,向西七百米,这个封闭区域所有的住户、商户,大小酒店、宾馆,彻底排查了两遍,没有任何发现。

监控排查组的工作同时进行。他们预设了一个时间点,3月31日17:30。进而把17:30—17:50这个时段内,所有进入上述封闭区域的出租车先统计出来。

从经验上看,这个时段的设定是合理的。凶手于17:51由大魏豪庭北门进入小区,这是个坐标时间。他下了交通工具然后走到小区北门,也要花时间。警方前推了二十分钟,作为一个时间段,应该是很富余了,除非凶手离开交通工具之后,没有直接前往目的地。

统计结果非常具体:二十分钟时段内(大约六个红绿灯的时间),由金华路东段十字路口监控进入封闭区域的出租车,总共三十二辆,由西段十字路口监控进入封闭区域的出租车,总共二十九辆。江海潮进而以这六十一辆出租车为目标,展开调查。

除了一位车主跑长途去了外地,其他所有车主均被找到,但结果很不乐观。面对凶手的画像和监控影像截图,司机们大多表示没印象,少数语气含糊,说记不清了。江海潮理解,毕竟事情已过去两周,要想得到精确记忆,实在是强人所难。好在目标出租车都装有行车记录仪,这又点燃了江海潮的希望。

警方重新组织人手,甄别行车记录仪影像。结果又是一无所获。江海潮不死心,特意叮嘱陆涛,别放过跑长途的那辆出租车。

紧接着,电动车、单车、摩托车统统进入影像排查范围,这个难度很大,因为很多人骑这类交通工具时,习惯戴口罩。这项工作进行到当天晚上,同样没有收获。

所有交通工具,只剩私家车和公交车。现在多数公交车门口,也有摄像头,但乘客密集,排查难度极大。相比之下,那个时段的私家车目标数量太多,排查就更困难,短时间内难有作为。

一天一夜的排查过后,江海潮双手抱头,双腿伸直,疲惫地靠在办公椅上。他很愤怒。怎会这样?好不容易得到了凶手面部特征,还找到了踩点画面,怎么排查起

来竟如此艰难!放弃?不可能!

他洗了把冷水脸,重新聚焦思维,很快想到一件事。不管凶手动机是什么,又如何踩点,行动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卢平安是4月4日1230左右离家前往高铁站的。随后,凶手于当日1552进入小区,潜入1102室行凶,随后嫁祸卢平安。这个过程,卢平安外出是最重要的契机。理由很简单,那次出差前,卢平安在家待了整整两个月。换言之,卢平安不出差,命案就不会发生。可是,凶手又是如何得知卢平安出差的时间点呢?

之前卢平安是本案重大嫌疑人,这个疑问本不存在。现在找到了真凶影像,这个问题就冒出来了。

细想之下,有两个可能:

一、凶手了解卢平安,知道对方不定期出差。案发前每天前往目标小区观察,以确认卢平安的出差时间。

这个可能被江海潮立即否认。监控证据极为明确,凶手只进行了一次踩点。

案发当天中午,卢平安和樊琳吵架后,提着行李箱,从小区北门乘坐出租车离开。大魏豪庭有南北两个出入口。即使凶手每天守在附近,也根本无法提前获知即时信息。退一步,假设凶手每天守在小区附近,只为等待卢平安出差的时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凶手有信息渠道。而掌握卢平安出差信息的,除了卢平安本人,就只有樊琳。

难道樊琳跟凶手有关联?看起来更不可能,樊琳是被害人,怎么可能私通凶手?要解释这一点,还有两个可能要么凶手掌握卢平安的手机订票信息;要么凶手对樊琳有所了解,以邓利群或者曾纬去跟樊琳约会,作为行动时间的依据。分析起来,这两种可能之中,后者更为靠谱。就是说,凶手暗中关注樊琳的约会者。那么,他更关注谁呢?邓利群,还是曾纬?应该是邓利群。因为曾纬去约会,源于邓利群遇到了意外而无法赴约。

想来想去,江海潮的关注点再次回到邓利群身上。他很快决定,再围绕邓利群为基点,排查监控。

江海潮得到凶手画像及踩点画面之后,市局副局长丁诚第一时间,把相关资料发给了秦向阳,并要求对方不能放松对404案的侦查。

尽管口头上,秦向阳没给予丁诚肯定的答复,他还是第一时间对资料进行了分析。

跟江海潮一样,他也想到了那个疑点:凶手是如何得知卢平安出差的时间点呢?罗列了几种可能之后,他的思维也在樊琳身上卡了壳。

凶手会不会通过樊琳获知相关信息?看起来,不可能!樊琳是被害人,怎么可能害自己?但是如果间接获取呢?秦向阳也想到了邓利群。

他知道,江海潮针对监控的排查,很快就会转移到邓利群身上。除了邓利群,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每个逻辑的卡壳,背后都意味着突破。

秦向阳叫韩枫把樊琳的所有资料整理好。在等待的间隙,他意识到,关于樊琳他之前一定忽略了什么。

很快,他想到了樊琳的手机。在此前的调查当中,他调阅过樊琳的通话记录,但当时他仅关注案发前,樊琳打给邓利群和曾纬的电话,并未考虑其他可能。念及此,他再次找到那份通话记录的备份,细细浏览。

案发前一天,也就是4月3日晚间,樊琳有过两次通话。秦向阳很快查证了那两个电话对应的号码归属地,一个在滨海市下辖的清河县,也就是樊琳的老家,一个在滨海当地。经技术人员核实,清河县的电话号码为樊琳姐姐樊青梅所有。秦向阳立刻联络清河城郊派出所,派出片警找到樊青梅了解情况。

樊青梅说,樊琳打那个电话,为的是清明节上坟一事,并未提及卢平安出差的情况。跟往年一样,她要是不回家祭祀,就提前电话通知。

另一个电话,是樊琳的大学同学打的。那人叫周淼,跟樊琳关系不错,毕业后三年一直有联系。秦向阳又安排相关派出所的人找到周淼。

周淼说,她预产期临近,知道樊琳在不少医院都有熟人,就委托对方从中帮忙,给她省点钱。樊琳当时一口答应了,但是也没提卢平安要出差的事宜。

秦向阳把周淼的联系方式记在备忘录上。他想找时间亲自跟周淼谈谈,挖一挖樊琳的过去。

电话没问题,他又想到了微信。可是,樊琳的手机已经移交给市局物证室,明面儿上,他已经不属于专案组了,不便再接触物证,除非直接找丁诚。

他不想找丁诚,想来想去,给苏曼宁打了个电话。苏曼宁对他背着处分一事一无所知,问他为何不自己去。他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苏曼宁嘴上说着不干,半小时后就把樊琳的微信聊

天记录,发到了他的电脑上。谢过苏曼宁,他把注意力转移到电脑上。这一次,他很快发现了异常。

樊琳的好友中,有个人叫“来日方长”,看性别是个女的。她们的对话中,提到了令秦向阳关注的信息。对话时间,是4月3日2000—2010。

樊琳问来日方长:亲爱的,明晚出来吃饭?来日方长:你老公天天宅在家,你有空出来吃饭?

樊琳说:哈哈!他明天出差!来日方长:哦?看把你高兴的,你肯定是憋坏了!樊琳:嘻嘻!约不约?

来日方长:行!樊琳:干脆叫你老公一块来吧!来日方长: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