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语气很轻松。
好像长门宫是一个极好的去处。
她转身走了。
小五看着那一抹青色的影子消失在眼前,伸手,拿起一块糕,咬了一口,香气从喉间温润地滑入肺腑。
居然真的很好吃。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就算被视而不见,兰花也绝对没有因此而伤心。
她是在用这首诗,告诉他,她对他的安排没有抱怨。
贾老贼的女儿,竟有这样的胸襟。
乌兰斟了一盏茶过来,道:“官家是个直性子。”
小五低头,道:“母亲是觉得,儿这样做,不妥么?”
“身为君王,喜恶在心中就好,不该露于声色。你父皇便是如此。当年,人人都说宋誉铭宋宰执是个奸臣,但你父皇只是冷眼瞧着,用他,也防他,这是御下之道。”乌兰道。
小五道:“可儿子实在忍不住。”
“罢。做了决定,便做了。我瞧着这贾姑娘,倒不像是个生事作耗的。倒是她父亲,不好把握。”
“儿子在民间长大,深知百姓疾苦。军需物资,都是民脂民膏。百姓们节衣缩食,支持朝廷打仗。那些钱财,是用来让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贪污军饷,于心何忍?若不是方才姨娘劝阻,儿子恨不得立即将他从边关调回来处置。他配领兵么?”小五说着,红了眼眶。
乌兰看着儿子。
真诚、直爽、慈悲,是儿子的优点。
于君王而言,于这纷纷乱世而言,似又是欠缺之处。
但,阿九临终前,将江山托与他。
他们母子,当竭尽全力,守好这片基业。
乌兰这几天经常在梦里看见阿九。
他站在昭阳殿的回廊上,冷风盈袖。
自从他去世之后,乌兰再也没有踏入昭阳殿了。连路过都不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军营。
贾升笑着迎接、安置了朝廷新派来的调动军需的仓官。
回到自己的营帐内,面色方沉下来。
这时,一个亲信走进来:“大人,临安有飞鸽传书。”
听到“临安”二字,贾升连忙接过书函,看完,扶案恨道:“果然是她!”
亲信道:“大人,当真是方夫人告了御状?”
“是。已经查明白了。边关的信,就是发到了方府。且那姓白的,当日便进宫面圣去了。”
“大人,她为什么如此针对您?是不是您前番让赖三把她的义女绑去匪窝的事,被她识破了?”
贾升摇头:“看动静,不像。”
亲信又问道:“大人,您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