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八章 重任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1892 字 10小时前

也许就是在黄台吉中风病倒的这两年吧。

他只觉得有什么东西被改变了,总之方方面面都没有以前那么顺了。

最明显的就是,伴随着大批能征善战的宗室子弟和八旗宿将的阵亡,大清国立国之初战无不胜的那种势头已经没有了。

他已经有点想不起来最近一次取得的针对南朝的战争胜利是哪一年了。

至少,在他被黄台吉安排到辽南方向防范金海镇明军以来,他几乎没有取得过一场真正的胜利。

与此相应的是,大清国的其他战线上更是一场失败接着一场失败。

尤其是东线战场,如今的战线已经推进到宽甸以北了,再往北就要推进到兴京后方去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停战议和,是大清国目前能够采取的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所以,议和停战的大方向,多尔衮是不会改变的。

于是,盛京皇宫崇政殿内,关于如何解决大清国眼前困境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开了一天又一天。

参会的王公、贝勒和议政大臣们,给出的建议有很多,有建议绕道南征的,有建议围魏救赵的,有建议垦荒屯田的,有建议从蒙古调兵的。

更有甚者,还有建议再次出兵征伐虎儿哈、索伦等野人女真各部以获取人力物力的。

随着争论深入,一些原本反对议和的王公大臣们,也渐渐认清了现实,态度逐渐软化,但还是不愿意现有战线议和。

直到七月初一,敖汉部的使者带着喀喇沁蒙古部落全军覆没的消息快马赶到盛京城,并且呈上了敖汉部王公们的求救书信,那些一直反对议和的王公大臣们,才在大吃一惊之余,终于意识到,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稳稳当当地坐在盛京城里议论是战是和了。

因为他们在争论不休的同时,明军一直在行动,而且双方的战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七月初二,驻守在广宁城的正红旗大军派回信使,送来了辽西南朝兵马祖大寿部已大举进驻大凌河城的确切消息。

七月初三,已受命负责整顿和统领兴京大后方防御事务的正蓝旗大臣冷僧机,也命人往盛京呈递了一封紧急公文。

因为被派往董鄂部故地巡哨的正蓝旗巴牙喇小队,在佟佳江附近得报,不久前有多支明军火枪队进入佟佳江上游甚至达富尔江下游,搜捕当地壮丁,并押送到佟佳江以东和鸭绿江以西的老高丽山城子一带,为明军修筑城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说大凌河城竣工的消息,对盛京城里的八旗王公大臣们来说,威胁并非迫在眉睫的话,那么明军出现在富尔江下游的消息,可就真的淡定不了了。

因为富尔江的上游,流经赫图阿拉附近,从富尔江汇入佟佳江的河口往西不到二百里,就能抵达如今大清国的后方核心兴京城了。

于是,兴京留守衙门报送的塘报,送到了盛京城后,在多尔衮的力主之下,当天下午,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三院六部八旗王公们,就基本达成了与南朝停战议和的主要条款。

西线以大凌河和长城为界,可在大凌河北岸开设互市之所。

南线以耀州城外蟠龙山为界,可在蟠龙山下开设互市之所。

东线则以双方实控线为界立即停战,具体边界及互市之所,将来由双方商议确定。

至于蒙古和朝鲜,多尔衮与参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八旗王公大臣们都没提。

在这一点上,他们倒是很有默契。

因为西边蒙古部落方面,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