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现场,邱二郎抢走的金挑心,悟法他们在广恒那里见过不曾?”王恒挑重要的问。
小才道:“悟法悟定说得斩钉截铁,确实没有见过金挑心,广智和尚是真修,一入佛门,富贵之家的物事全都抛却,布衣蔬食,持律严谨。”
王恒再问:“那悟法他们,是否了解邱二郎跟广智之间,有没有甚么过往?”
小才道:“悟法说表面看来,广智和尚应当是不认识邱二郎的,也没见他们有交往,但广智俗家跟邱二郎有无交集,就无从知晓了,广智俗家是富贵公子,邱二郎是庄稼汉,他们有交集的可能性很小。”
王恒喟叹:“广智和尚身上,可是有着不少谜团。”
小才连连点头,忽然想起一件事,道:“明日上午,寺里要给广恒和尚举行荼毗仪式,已经派人去广恒长兄陈大老爷处报了丧,陈大老爷明日多半会来,到时候与他攀谈攀谈,或许能问出点东西来。”
陈大老爷大广恒和尚二十来岁,算起来已经是六十来岁步入衰朽之年的老人,王恒双手合十,道:“但愿陈大老爷能上山。”
奔波了一日,俩人皆有些劳乏,遂回到维摩别院倒头就睡。
(本章完)
第246章 俗家
俩人从华阳台拾级而上,赶在霞光消逝之前,登上聚宝寺向张先生复命。
张先生拍拍小哥俩的肩膀以示赞许,告诉他们县衙的公差已经来过,仵作检验出来的结果,大致与他们当日的推测差不多,死因是由利器刺穿左腹伤重而死。
聚宝寺的僧人提出停灵三日,就要将广恒火化,县衙的公差也都悉听尊便。
张先生看来意态萧索,他永远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脸上罕见得露出几分疲惫,像是精气神被抽走了一部分。
看来,山寺的幽居生活不适合张先生,红尘中打滚的人,哪能那么容易跳出凡尘?
小才由衷道:“智海老方丈闭关三天了,还有七天,咱们就好下山了。”
张先生颔首道:“可不是,下山后歇不了几日,就得准备兴社在秦淮河开大会的事儿,接下来,国子监又要开学,到时候肯定忙得脚不点地。”
张先生没有提起江宁吴县令,王恒也就没有说起县衙的事儿,这位吴令有些不好形容,恐怕是个酷吏。
晚饭钟响起,张先生便带着王恒与小才去香积厨用斋。
聚宝寺饭堂是分位次的,上座只有一位,由张先生坐了,小才见悟法、悟定身旁有个空位,便侧身坐下,王恒离他们不太远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