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哪里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只知道这东西那是叫个硬得很呐。
嘿嘿嘿,怪你自己又打、又砍、又咬的,牙都崩坏了也没留个印记吧?
嘿?你们看,那是什么?
哇哦哦哦哦哦哦哦?
......
此时,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议论声也越来越响。
不过4人没有理会。
目前的状况并没有太大的障碍,毕竟是以自己也在帮忙调整。
深吸一口气说:“继续吧,开始搭建船身框架。”
伸手抹了把头上的大汗,刘麒点头说着是,也在惊叹如此精细到他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竟然是轶独自一人设计并规划还能完成建造,在暗暗佩服的同时,他也是在想他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做到这样。
两女这时也重新呼了好几口新鲜空气。虽然现在不用呼吸,这么多年呼吸惯了,一会儿不吸气还真是不习惯。
但是就是不知道轶当年是如何习惯的,估计也是轶不想开口说话或是懒得说话吧,干脆就不呼气了,这样时间长了不说话也不吸气,脸长就长到一起了。
也没多想,3人继续观察刘麒制作飞船框架,轶负责从旁指导,以免出现差错。
这时,刘麒仍在继续搭建框架,轶也是仔细看着。
到现在,刘麒神色已经比先前更加慎重,因为他知道,他在制作途中出现过很多差错,而轶每次都是在帮他修正这些问题,每一个部件都是精确到“楔里”中等世界中比蓝星“皮米”还要细微的长度计量单位,可自己每次都会出现以毫米差距的错误。
也是因为他第一次制作这么精细且不容差错的东西,出现问题也是根本不可避免的,这也导致制作的时间相当长的原因。
再者,所有以蓝钢材料制作的部件内部都是中空的,薄的跟纸一样,这样会减轻飞船重量,无疑也加大制作难度,同时刘麒也不可能只花上这么一点能量就能
造出飞船。
毕竟,中等世界的物质和低等世界的物质是由天差地的概念,就像当时刘麒转化4115号元素的情形,一座山转化到最后都只有原本的的一半接近3\/2。
4小时后,在刘麒的不懈努力和轶从旁协助下,一个高10米,宽30米,长30的扁圆锥形飞船框架搭建完毕。粗略的看,大概像个侧面看椭圆从顶视看是个正三角的飞船轮廓。
同样,框架也是用蓝钢建造,也是为了避免原物质泄漏出现差错。
粗略一看,船头和普通飞船无样都是驾驶舱,船头后紧挨着一个宽敞的休息室兼双侧登机的舱口,紧接着后边是2间16平米的卧室房间,再接着是系统操作间和最后的引擎室。
而船头之后的各个部位也是设置互通的过道,方便人员流动。
当然,这些都是通过框架之间的地面查探而出,船身目前并没有设置墙壁,但明显特征还是看得出来的。
轶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继续指挥刘麒工作,刘麒点头应是。